初見趙偉,給人感覺粗獷寬厚,透著質樸平實;再見趙偉,豪爽干練之中顯露細微縝密;熟識趙偉的人,可以如數家珍般道出他的精明、大氣、善良、誠實、孝順等等優秀品質。
一位成功的商人曾經說過,能夠把聰明與善良完美結合的人,他的商道一定前途無量。
趙偉1968年出生,祖籍河南漯河,1987年參加工作。由于工作認真踏實、敢想敢干,92年,他從一名普通員工做到陜西省建筑工程機械廠勞司二分廠副廠長。
1995年,是趙偉生活道路出現重大轉折的一年。企業舉步維艱,面臨改制,在眾人翹首企盼領路人的時刻,趙偉義無反顧,挺身而出。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論學歷,他不是科班,論成績,他并不輝煌,況且,當地人對河南人根深蒂固的偏見,形成一道無形的障礙。趙偉有什么?他有豪氣沖天的干勁,有不甘人后的執著,有成就事業的信念,更有誠實善良、勤勉踏實的作風,他能贏得上上下下的信任,成為陜西省建筑工程機械廠廠長,所依靠的,就是這些看似簡單平凡,其實重要而且實用的能力。
為了不讓這個偏安一隅的小廠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隨波逐流,趙偉殫精竭慮,煞費苦心。1999年,他自行籌資創建了陜西省興平市建設工程設備制造廠,并于次年研發生產JS500雙臥軸攪拌機和HPD800配料機,產品從單一化向多元化擴展,為今后企業產值的提升和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企業在2003年經過改制更名為興平市華信機械有限公司。同時他還創建了興平電子研究所,親歷所長。主要研制與生產攪拌機、配料機相關的普通控制、集中控制和程序控制系統。經過無數次努力,研究所研制的“連續攪拌設備智能化計量系統”被興平市科技局列為2005年重點攻關項目。
中興偉業
趙偉堅持事必躬親的做事風格,管生產,抓管理,跑銷售,催貨款,在做出重大決策之前,他詳細做好調查研究和市場分析,不主觀,不盲從,使決策符合實際,尊重科學。他做事穩重踏實,只要他看準的事,就一定想方設法辦到。行而無所不止,成為趙偉帶領華信成長壯大的座右銘。憑借一己之力,趙偉讓這個當初只能生產小型建機產品,年產值不過200萬,只有20多個員工的弱小企業,一舉成為初具規模,朝著機電一體化方向邁進的朝陽企業。
2004年,公司研制生產JCD4立方柴油和液壓動力混凝土攪拌罐,次年又研制生產JCD6立方液壓動力混凝土攪拌罐。小放量罐車的誕生,徹底解決了施工現場狹小,大車無法調轉運輸的困難,填補了國內小放量罐車的空白。2004年,企業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并于同年建立新疆分廠,產品銷往巴基斯坦、也門、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坦,實現了趙偉走出國門,進軍海外市場的多年夙愿。從舉步維艱到舉重若輕,每走一步,都浸透了趙偉的心血與汗水,顯示出趙偉的智慧與膽略。
成功兼并興平市水泵廠,是趙偉平生的又一次大手筆。對于一個虧損嚴重,面臨破產的企業,趙偉高屋建瓴地看到了潛在的商機,在綜合分析判斷后,他果斷決策,一舉兼并。2005年,他安置原企業員工、補發工資、辦理退休,聘用部分員工在企業繼續工作,以成本價給員工修建住宅樓,讓這個頻臨倒閉的企業煥發了新生。趙偉的人性化管理,激發了員工二次創業的激情,華信員工同舟共濟、精誠團結。2006年,公司研發生產第一套60立方標準商品混凝土攪拌站,2007年又開發出90—120立方標準商品混凝土攪拌站。
成功的趙偉依舊是豪爽而質樸的。他關愛員工也孝敬父母,他體恤困難職工也善待朋友。這些為人處世的優良品格,贏得了人們的尊敬與贊揚。
突出的業績為趙偉贏得了眾多榮譽。趙偉先后當選為陜西省第二屆優秀青年興業領頭人,陜西省青年突擊手, 2009年度“咸陽市十大創新人物”,咸陽市科技實業家理事,2007年咸陽市政協委員,并先后擔任興平市建機協會常務副會長,興平市質量協會常務副會長等。
談及未來,趙偉依然躊躇滿志。他還要在這塊他已熟悉的三秦大地上,縱橫馳騁,塑造豫商新形象,書寫更加輝煌篇章。
弘揚豫商
2010年,在當地市委市政府的號召支持下,在省商會的引導與協助下,在眾多咸陽豫商企業家的倡議和期盼中,趙偉先生領銜籌備咸陽河南商會。經過近一年的努力,效果明顯。
近幾年來,隨著西咸經濟一體化發展規劃的實施,地方經濟的發展突飛猛進,而這些發展變化中,十幾萬在咸豫商的貢獻尤為引人矚目。為了更好的幫助、引導、服務這些豫商企業,搭建政府與河南企業家之間的交流平臺,趙偉自籌資金百余萬元,購置辦公地點,無償為會員提供交流熟知場所,使眾多的河南籍鄉親企業家有了共敘鄉情、交流信息的“同仁之家”。
商會自籌備運行以來,千方百計為會員辦實事,協助當地政府招商引資。在不到一年時間,由我商會牽線引進的總投資近10億的陜西福達物流(興平)福達冷鏈物流中心現已落戶興平工業集中區內。該項目涉及生鮮蔬菜批發、冷凍加工、冷藏運輸、冷凍貯藏、以及停車租賃等業務,建成后可直接帶動近百萬農戶的生產經營,直接或間接安置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城市下崗職工10000余人。與此同時,商會還通過多種融資渠道,為會員貸款提供方便,解決他們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今年初,商會又投入到金銀花、杭白菊種植項目中,現已在興平阜寨鄉于堡村建立300畝杭白菊金銀花苗基地,并計劃用2到3年時間打造3000—5000畝金銀花、杭白菊種植基地,形成集藥用、食用觀賞、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性的農業觀光項目。
商會自籌備起,始終按照商會職責扎實開展工作。商會擁有完善的組織結構,除會員部、宣傳策劃部以及信息網絡中心等常規機構外,我們還按照會員單位特點,發展方向及要求,成立了項目發展部、人力資源部、培訓部等部門,為會員單位及企業家提供高技能人才,傳輸最先進的經營理念搭建橋梁紐帶,為其走良性健康發展之路提供更多的幫助。現商會已有會員單位30余家,涉及餐飲、食品、教育、建筑、紡織、醫藥、保險、商貿、煤炭、貨運、裝飾材料等眾多行業,在這些企業中不乏興平市錦隆化纖有限責任公司、陜西藍馬啤酒等一些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的企業。在眾多的企業家中,有獲得國家“光彩事業綠化貢獻獎”的孫文軍,有擁有“愛心大使”之稱的優秀民營企業家曹新業等,對這些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商會充分發揮信息優勢,通過各種途徑大力宣傳,為他們營造更廣闊的展示平臺。
一年來,他們共接待包括河南省商會、陜豫商會、異地商會等團體幾十余家,同時多次舉辦投資洽談會,為企業家相互交流提供更多的機會,為地方招商引資作出了努力。我商會所做的大量工作,贏得了有關領導的贊譽,一位市領導曾深有感觸地說:咸陽河南商會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做了很多實質性的工作,商會發展快,目光遠,社會責任感強,作為平臺,對地方招商引資起到了較好的聯絡、牽線、紐帶作用。商會堅持一心一意為會員服務,也贏得了會員單位和企業家的廣泛認可,他們說,作為在外打拼的游子,有了商會就像有了自己的家,有了為自己服務、維權的組織;有了聯結鄉情、溝通信息、共謀發展的橋梁;有了身處異地,溫暖血脈的“河南之家”。
站在新時代起點上,趙偉注定要承載更多的責任和使命,如何順勢而為,把握機遇,加快自身的建設與發展,并努力使豫商文化得以傳承和創新,這是我們要繼續思考的問題。作為豫商中的一分子,我們就是一座座連接家鄉,連接世界的橋梁,讓我們團結起來,張開雙臂,去迎接新豫商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