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城是一座歷史古鎮,遠溯秦漢,它位于河南省臨潁縣城西北,又叫繁城回族鎮,是中原地區素享盛名的歷史文化名鎮。民國時期,這里客商云集,曾被譽為“小上海”。
提到繁城,就不得不說說本地特產繁城牛肉。當你咀嚼到美味的繁城牛肉時,你才能知道什么是天下最好吃的牛肉。
繁城牛肉曾為皇家貢品,最初是指洪家清真五香牛肉,是洪家先祖洪三元在明嘉靖年間所創,至今已有近500年歷史。洪家以前居住在許昌市蔣李集鎮上坡村,后遷到洛陽與南陽官道上的集貿重鎮——繁城。
繁城牛肉成為皇家貢品后更加有名,那是乾隆年間,繁城人平叛有功,皇帝親賜一塊“護國佑民”匾牌。欽差送來御賜匾牌后,繁城人用當地的美食招待欽差及隨行官員,其中就有洪家牛肉。欽差及隨行官員都覺得洪家牛肉好吃,于是帶了一些回到皇宮。皇帝嘗后感覺確實好吃,從此令繁城每年送洪家牛肉進宮。洪家牛肉因此名揚天下,來買洪家牛肉的海內外各界人士絡繹不絕,天天顧客盈門,應接不暇。
繁城牛肉制作技藝代代相傳,知名度也越來越高。解放戰爭時期,劉伯承、陳毅元帥曾到繁城品嘗洪家五香牛肉,兩個人都贊不絕口。如今的繁城洪家牛肉有兩家,一家是洪家牛肉,另一家是洪恩牛肉。
明清時期,繁城是集貿重鎮,水旱碼頭。一方面,它處于洛陽與南陽官道上,陸路交通便利;另一方面,它處于潁河中游,是一個重要的漕運碼頭。當時,在繁城做生意的客商以山西、陜西二省之人居多。一年春天,一位客商帶了幾斤繁城牛肉回陜西老家。一路上舟車勞頓,回到西安已有月余,客商才想起所帶牛肉,以為牛肉一定變質了,哪知打開一看,肉質仍然鮮美。這件事流傳開來后,山陜客商回家時都要帶幾斤繁城牛肉。
繁城牛肉能放月余而不變質并不奇怪,關鍵在于一斤生牛肉能出幾兩熟牛肉。經過腌制、蒸煮后,牛肉中水分較少,保質期就會長一些,反之則短。正是因為秉持品質第一的宗旨,洪家牛肉才能歷經數百年而一直為人們所喜愛。
對于普通人而言,做飯似乎和他們的青春、情感、記憶沒有多大的關聯,而對于祖祖代代做牛肉的洪家人來說,制作牛肉的技藝是他們一生的財富。
雖然現在制作牛肉有很多新機器和新方法,但洪家一直沿用祖先傳下來的制作工藝,采用純手工制作。
繁城牛肉搭配同是繁城美食的油酥火燒、燒雞和羊肉湯,會使你感覺到香味濃,味道佳,口感好,色澤艷,吃完后唇齒留香,久久回味不忘,還想再次擁有。(原標題:繁城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