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漯河 >> 文化遺產 >> 文遺學術專欄 >> 瀏覽漯河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河南掘出3只8000年前骨笛 丹頂鶴尺骨材料(2)

2013/12/18 17:33:16 點擊數: 【字體:



    第八次發掘,再次發現5孔骨笛

  為建設賈湖考古遺址公園和遺址博物館,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技大學第八次發掘遺址,考古發掘工作于9月27日啟動。

  經過考古專家和考古隊員近一個月的努力,280平方米的探方中,已露出多處房基、灰坑、墓葬等遺跡。出土大量的陶片、石塊、獸骨等遺物。在一個墓穴中,考古人員發現有石斧兩把,骨箭、骨錐、骨鏢10余支,骨笛3支,一個保存完整、制作精美的雙耳紅陶壺。

  在另一個墓葬中,發現有2支骨箭刺于墓主人體內,一支箭刺入心臟之下、脊椎之中,使脊椎分離較大,另一支從后背刺入、橫穿于脊椎與心臟之間,據推測,這位被箭射入身體內的墓主人,可能為非正常死亡,墓主人可能是在部落戰爭中被敵所傷身亡。從他頭部附近隨葬有陶壺的情況看,他死后得到了正常的埋葬。在之前發掘中,帶著箭體而葬的墓主人較為罕見。

  考古專家還介紹,這次發掘發現眾多隨葬品,為研究遠古社會發展及葬禮葬儀提供了實物。

  最重要的是新出土的3支骨笛,有一支是5孔的,保存完整。最長的一支長20多厘米,為兩孔骨笛,雖然已斷為三節,但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通體刻畫著細如發絲的菱形紋飾,十分精美。3支用鶴尺骨制成的骨笛,和它的墓主人一起重見天日,再次表明8000多年前中國淮河流域的先民們已經能夠演奏優美的音樂。

  至此,在中國新石器時代前期重要遺址—舞陽賈湖遺址中出土的骨笛已有30多支,有5孔、6孔、7孔、8孔之分,具備5聲、6聲和7聲音階。

  研究表明,賈湖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7聲音階樂器,把人類音樂史推進到8000多年前。

  專家聲音

  賈湖文化的創造者

  是優秀的音樂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物館館長張居中:賈湖文化的創造者不僅是優秀的獵人、漁夫和工匠,中國最早的農民,而且還是優秀的音樂家。賈湖文化的發現,再現了淮河上游八九千年前的輝煌,與同時期西亞兩河流域的遠古文化相映生輝,是當時東亞地區的一個縮形,為研究當時社會的經濟、技術、文化和社會發展狀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上圖是河南博物院的鎮院之寶—骨笛

  鉤沉

  賈湖骨笛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之一

  1984年~2001年,30多支截取仙鶴(丹頂鶴)尺骨(翅骨)制成的骨笛,相繼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破土而出—而賈湖遺址,卻是距今7800年~9000年的、華夏族先民聚居的史前聚落遺址!

  賈湖骨笛橫空出世,無疑為我們研究中國音樂與樂器發展史,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仙鶴是溝通陰陽兩界的使者,仙鶴是凡人羽化升仙的坐騎—賈湖先民以仙鶴尺骨創制骨笛神器,說到底,奠定的是中國文化的原初之基。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這支賈湖骨笛,器形完整,且因石化而晶瑩亮潔,近乎可與美玉爭輝—在目前發現的30多支賈湖骨笛中,這一遺世精品可遇難求,堪為“中華第一笛”代表作品。

  在擠掉裴李崗遺址出土的石磨盤、石磨棒,大河村遺址出土的彩陶雙連壺后,這支賈湖骨笛挺進河南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九大鎮院之寶”的行列,成為史前古物序列中唯一一件入選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的神器。【原標題:河南掘出3只8000年前骨笛 丹頂鶴尺骨材料】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光明網 2013-11-01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賈湖刻劃符號的發現與漢字的起源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