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長的一支兩孔骨笛有20多厘米長
另一位墓主人非正常死亡,2支骨箭刺于體內
看河南地圖,舞陽位于地圖的中心。
這個面積777平方公里的小縣,1987年開始,因為從它所在的北舞渡鎮賈湖村發掘出的骨笛而蜚聲海內外。
近日,為建設賈湖考古遺址公園和遺址博物館,考古工作者進行第八次考古發掘,再次發現了8000年前的骨笛。這次發現的3支用丹頂鶴尺骨制成的骨笛,和它的墓主人一起重見天日。
今日起,來自多個國家的文物專家齊集舞陽,舉行紀念賈湖遺址文化國際研討會。
鄭州晚報首席記者徐富盈實習生趙龍翱通訊員趙明奇
已經發現“7孔骨笛”是世上最早的7聲音階樂器
賈湖遺址位于賈湖村東側,1961年,縣文化館文物專干朱幟下放賈湖村勞動,在土井和薯窖斷壁上首次發現了這個遺址。
1983年~1987年,省文物研究所進行6次發掘,發掘面積2600多平方米,發現房基30多座,灰坑300多個,首次發現7孔骨笛。
2001年4月~6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中國科技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對賈湖遺址進行了第七次發掘。這次發掘面積300多平方米,發現大量炭化水稻稻粒、豆粒等植物種子,動物骨骼。少數墓中隨葬有成組龜甲,個別龜甲上有契刻符號等。
6次考古發現的骨笛,系用鶴類尺骨鉆孔制成,多為7孔,有的先刻好等分記號,再鉆孔。最知名的“7孔骨笛”全長23.1厘米,在第六孔與第七孔之間又鉆小孔,制作精致,保存完好。經測音,能發出6聲或7聲音階。經碳14測定,距今7600~8600年,屬裴李崗文化聚落遺址,是中國最早的樂器,在中國音樂史上有重要地位,也是世上最早的7聲音階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