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作為我國十大姓之一,在各個歷史朝代都有上乘表現。秦朝有輔助始皇帝平定趙、燕、薊、荊等地的大將王翦。東漢有思想家、哲學家、無神論者王充,撰著《論衡》宣傳無神論,捍衛和發展了古代唯物主義。晉代有書圣王羲之,為后代書法藝術作出了巨大貢獻。宋代有政治家王安石,元代有著名戲劇作家王實甫,一生筆耕不輟,創作雜劇,其中《西廂記》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清代有大思想家王夫之,其著作宏富,他總結和發展了中國古代唯物主義。
漯河處在封建王朝建都最多的中原之地,境內早有王姓先民在此居住,并不斷發展壯大。到了明朝初年,又有大批王姓之民,由山西洪洞縣來漯定居,和土著王姓融合一起,在發展生產,繁榮經濟方面多有貢獻。
召陵區姬石鄉杏樹王村生產的“雙王鐮”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因其做工精細,質量上乘而響譽鄉里。一九六四年,“雙王鐮”被評為河南省優等產品,年產量達三十萬張,暢銷冀、魯、豫、皖、湘、鄂、陜、川、藏、蒙等二十幾個省(市)自治區。郾城區龍城鎮鈕王村,以生產傳統手工藝品“雞毛撣子”而聞名。上世紀八十年代,這項技術已傳播到周邊十幾個鄉鎮,榮獲省地優質產品稱號,現在已經響譽全國,暢銷國外。
據最新統計,全國王姓已超過九千萬人,是當今中國第二大姓,約占全國人口的7.4%,分布于全國各地。具體到漯河,王姓也極為普遍,全市王姓已近二十五萬人,占全市人口的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