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旅游文化產業:澄泥硯

奧運圣鼓

東方醒獅硯

河洛雙絕
走進洛陽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澄泥硯。河南新安(古稱虢州)澄泥硯取材于沉淀千年的黃河漬泥,經過火煅氣化,質地變瘦,非石而堅于石,非玉而美于玉,不僅是文房四寶之佳品,更是高級之工藝品,與后起之端硯、歙硯、洮硯齊名,并稱中國歷史四大名硯。
澄泥硯 ,顧名思義,澄泥硯為泥所制,而且是燒制。早在唐代就盛產澄泥硯,新安縣澄泥硯始于漢,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歷史,為唐宋貢品。最早產地卻莫衷一是,在河南虢州、山西絳州、山東青州等地,都有澄泥硯問世。盡管出產地不同,但都以黃河周邊地區為主,因此又統稱“黃河澄泥硯” 。故澄泥硯以沉淀千年黃河漬泥為原料,經特殊爐火燒煉而成,質堅耐磨,觀若碧玉,撫若童肌,儲墨不涸,積墨不腐,厲寒不冰,呵氣可研,不傷筆,不損毫,倍受歷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為貢品。唐杜佑《通典》和歐陽修的《唐書 · 地理志》均有記載。宋代李之彥《硯譜》云,“虢州澄泥,唐人品硯以為第一”。乾隆皇帝贊譽:撫如石,呵生津。其功效可與石硯媲美,此硯中一絕。
澄泥硯用特種膠泥加工燒制而成因燒過程及時間不同,可以是多種顏色,有的一硯多色,尤其講究雕刻技術,有浮雕、半起胎、立體、過通等品種。硯體形有圓、橢圓、半圓、正方、長方、隨意形的。雕式有號、耳瓶、二龜坐浪、海獸哮月、八怪斗水、仿古石渠閣瓦等立體硯。平面雕刻有山水人物、草樹花卉、走獸飛禽;又有犀牛望月、臺山白塔、嫦娥奔月等。這些雕硯刀筆凝練,技藝精湛,狀物摹態,形象畢肖,靈通活脫,逗人情思。置于桌畔案頭,既是文房中實用的四寶之一,又是供觀賞的藝術珍品。
新安屬古虢州轄區,民間一直有零星制作,李中獻曾祖李廷選,跟從清末制造局陜縣張村塬上人馬寨村制硯高手王玉瑞學徒十年后回鄉傳子李虎,李虎又傳子李天祥,又傳至李德西。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傳至第五代傳人李中獻。
李中獻先生在前人的制硯基礎上承古而創新,既保留澄泥硯傳統的流程工藝,又融會現代科學技術,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制硯技術。新安虢州澄泥硯堅實厚古,實制迥異,內涵豐富,雅俗共賞。虢州澄泥硯臺全部手工制作,藥物熏蒸,火中涅磐,窯變百色,燒制出了古澄泥硯少有的鱔魚黃、朱砂紅、檀香紫、蟹殼青等名貴色彩,產品屢次榮獲各種大賽的金獎。歷經數十年不懈的努力,2003年9月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評定為“中國澄泥硯之鄉”,澄泥硯這一古老的制作工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李忠獻的澄泥硯事跡也被央視四次拍專題片報道。2002年河南省工藝美術協會授予李忠獻“工藝美術大師”的稱號,2005年中宣部及中國文聯、中國民協授予他全國唯一的國家級澄泥硯類傳承人稱謂。虢州澄泥硯還曾被洛陽市人民政府作為禮品贈予黨和國家領導人,受到了一致贊譽。2006年新安虢州澄泥硯制造工藝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名錄。日前,新安虢州澄泥硯被確定為中國2009世界郵展指定產品。【原標題:洛陽旅游文化產業:澄泥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