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第八屆“網上看河南”采風團來到有著“中國牡丹畫第一村”之稱的洛陽市孟津縣平樂村。平樂村上至耄耋老人,下到黃發垂髫,人人畫牡丹的傳統,讓參加采風的記者們贊嘆不已。
上午9時許,采風團來到該村時,數十位牡丹畫畫師正露天作畫,街道兩旁門面房的外墻壁上,掛著數十幅已經裝裱好的牡丹畫。
孟津宣傳部門的工作人員說,這次室外集體作畫,就是當地專門為這次的“網上看河南”采風活動組織的。
現場表演的畫師中,有70多歲的白發老者,有六七歲的孩子,有神采奕奕的女畫師,還有的畫位上,祖孫三代同場揮毫。
潔白的宣紙上,細細的刷刷聲起,一掰,兩掰,一朵,兩朵,不一會功夫,一片姹紫嫣紅的牡丹,就悄悄地盛開了。
而網絡媒體的記者們,更是跑前跑后呼朋引伴拍照留念,忙得不亦樂乎。
在老畫師郭建中的畫位前,聽說他今天帶著兒子孫子現場作畫,圍觀的記者們,不約而同“哇”了一聲,讓現場的群眾頗感意外。
據當地群眾介紹,平樂村在解放前夕,就有兩個非常有名畫家郭琦山和郭祝三,今年都已70歲高齡的郭泰安和李天祥兩位老畫家,幼時正是受到兩個老畫家的影響,相繼走上了繪畫之路。
此后,平樂村民在郭李二人的影響下,紛紛走上繪畫之路,此后代代相傳,平樂村就形成了現在多層次的牡丹畫畫家隊伍。
到了80年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牡丹花產業有了一定的發展,畫家隊伍更加龐大。
近幾年,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通過加強領導,成立組織,加強宣傳,舉辦畫展,加強培訓,壯大隊伍,加強引導,積極扶持等一些列措施,平樂牡丹畫產業有了長足發展。截止目前,全村共有專業牡丹畫師100多人,牡丹畫學員300多人,每年可創作牡丹畫10萬幅,經濟收入900多萬元。尚國傲【原標題:中國牡丹畫第一村 全民畫牡丹年賺9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