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河南頻道訊 煙云澗,簡稱煙澗,在距河南洛陽南部約70公里的一個山溝里,是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小村莊。煙云澗系洛陽市伊川縣葛寨鄉的一個行政村,地處伊川邊緣地帶。煙云澗村中兩條小溪穿村繞莊而過,潺潺流水之聲似乎在永遠地向人們講述著一個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各地群雄四起,其中一支起義軍領袖名劉秀。在一次戰役中,劉秀率兵由洛陽向南陽撤退,途徑一個小村莊,莊東西兩面分別有清澈的小河蜿蜒流過,村莊周圍樹木蔥蘢,花草繁茂。時值晚間,人疲馬乏,遂下令夜宿該村。清晨之時,劉秀一覺醒來,走出農舍,憑高觀看,但見村莊上空輕煙裊裊,云霧漫漫,時隱時現的民居如飄浮在仙境之中,劉秀觸景生情,嘆曰:“好一個煙云澗也。”后劉秀在洛登基稱帝,是為漢光武帝,這個小村莊即以漢光武帝親口所賜封號更名為煙云澗,簡稱煙澗。
如今的煙澗村800多戶人家,其中有200多戶從事仿古青銅器加工。他們生產的仿古青銅器精品遠銷東南亞和歐美等地,成為遠近聞名的“仿古青銅器村”,大部分村民因加工青銅器走上了小康之路。煙澗村的仿古青銅器現在已經名聲在外,他們老鄉的“作品”早已銷售到我國的港澳臺地區,在東南亞地區更是搶手,美、英、日、加、法、德等國家的商人非常喜愛煙澗的仿古青銅器。在內地,煙澗的仿古青銅器已經被至少20家博物館收藏或展出。在年年的牡丹花會旅游紀念品市場上,成為許多游客的首選。
煙澗村仿古青銅器主要生產各個歷史時期文物復仿制品、人物造型、工藝品等類三大系列1000多種產品,1996年11月獲得河南省“農村科技博覽會”金獎,1999年參加“全國首屆民間藏品展交會”和“全國民間工藝大賽”,均獲一等獎。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港澳臺、東南亞、日本和歐美等地,被上海、廣東、四川等20多家省、市級博物館展出或收藏。洛陽鼎、天子駕六、蓮鶴方壺等大型仿古青銅器已被全國許多大型企業作為鎮廠之寶。全國許多旅游景點的“眾鑫”青銅佛像、濟源王屋山上860公斤重的仿古銅鐘就是該村制造的。在仿古青銅器加工過程中,該村先后成立了華夏仿古工藝廠、洛陽市商周仿古工藝有限公司兩個龍頭企業,成立了仿古青銅器協會,目前已帶動加工戶200余家、原材料供應100余戶,整個行業從業人員1800余人。初步形成了“協會+公司+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2005年,煙澗村仿古青銅器年生產總值達3500多萬元,銷售收入達3200多萬元,純利潤700多萬元。大戶家庭作坊年利潤為14萬元左右,其余家庭作坊年利潤為2至3萬元。仿古青銅器制造已經成為煙澗村以至葛寨鄉富鄉富民的支柱產業!驹瓨祟}:伊川縣煙澗村——仿古青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