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三鄉鎮村名的由來
2015/5/13 15:33:2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西 村:這個村,真是怪,陰天曬太陽,樹木長空心。“陰天曬太陽”即“曬”字沒日字旁為“西”字,“樹木長空心”即空心樹為“村”。故名西村。
東 村:按方向迎朝陽為“東村”,有古語為證,兩個村,兩個向,背北斗,迎朝陽。
南 寨:口在前輕聲細語,塞北后重復成林。“南”字若加口為“喃”意為輕聲細語,“塞北”為“塞”,后“重復成林”即為單“木”合而為“寨”。故名南寨。
河 西:東岸望朝輝,背山沐晚霞。既然望河東岸的日出,其位置必在“河西”,背山沐晚霞即進一步明確。
后 院:去一填張嘴,不在前邊尋,結束再聽聽,屋里找不到。“后”字即“斤”字去了“一”填了“口”(嘴),“不在前邊尋”暗示“后”,結束再聽聽即“完”加上“耳朵”為“院”,“屋里找不到”意為到“院”里找。
后 寨:前走走不約而至,動動土綠化塞北。“后”前邊
加上“走之”為“逅””邂逅”為不約而遇;“塞”去土剩下“塞北”即“ ”,植樹“木”為“寨”。即為后寨。
仁 村:兩個人,一寸木,義滿天下。兩個人為“仁”,一寸木為“村”。
坡 頭:劊子手舉刀。即“破頭”,后諧音“坡頭”。
古 村:因村中傳唱的一首名為“古村”的古曲而得名。
流 渠:有水不泛濫,用來灌良田。“水”不泛即“流”進“渠”里來灌溉良田。
馬 灣:看前千里馳騁,看后曲曲流水。千里馳騁意為“馬”,曲曲流水意為“灣”。
灘 子:“字”字無頭,又進“淮”中。“字”字無頭為“子”,“又”進淮中為“灘”。
上 溝:因地形而得名。峽谷走一遭,步步要彎腰。“峽谷”意為“溝”,“步步要彎腰”即“上”坡時要步步彎腰。
東 陽:得名于旭日,“旭日”即“東”升的“太陽”。
王 嶺:因傳說古時曾有皇帝坐山頭。“皇帝”為“王”,“山頭”為“嶺”。
南 村:按照方位,背北斗為“南村”。
楊疙瘩:因楊疙塔原村址地勢坑洼不平,被周圍人成為“山疙瘩”,最開始只有兩家楊姓住戶,所以就有了“楊疙塔”的村名。
可樂灣:村西有一河流,在村邊拐了個彎兒。該村古語“喜游曲江。””喜”游為“可樂”,“曲江”為“彎水”即“灣”。
桑子溝:峪雖小,作用大,養蠶織棉不離它。“峪小”即“子溝”,“養蠶織棉”即“植桑”。
吉家廟:選良日嫁姑娘,婆家院里住和尚。“良日”為“吉”,嫁姑娘即將“嫁”旁的姑娘(女)嫁出剩“家”,“住和尚”意為“廟”。
下馬溝:驥馳峽峪歇歇腳。“驥”是“馬”,峽峪為溝,歇歇腳意為“下”馬。故名下馬溝。
東柏坡西柏坡:看前日落日升,看后山山嶺嶺,中間四季長青。“日落日升”為“東”、“西”,山山嶺嶺為“坡”,“四季長青”為柏樹的“柏”。
西王、東王:古時,兩個村本是一個村,村內有一王姓大戶人家,后因這王姓人家的兩個兒子分家,一個住在西邊,一個住在東邊,隨著時光流逝,雖然王姓人口不斷減少,但村名卻逐漸演變成西王、東王。
上莊、下莊:因古語得名,“村兩鄰,住兩神,一閻王,一玉皇。”住玉皇即“上莊”,住閻王即“下莊”。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