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支起修鞋攤,為妻女撐起一片天
梁書生是伊川縣平等鄉馬回村人,1歲時患上小兒麻痹,長大后跟人學修鞋、配鑰匙等技術,農閑時在伊川縣城擺攤兒。
1998年,經人介紹,他與新安縣的劉瑞芳結婚。劉瑞芳在21歲那年下地干活時摔倒,導致高位截癱。“當時我們倆的年齡都不小了,又因都曾遭遇不幸而惺惺相惜,很快就組建了家庭。”劉瑞芳說。
結婚后兩年,女兒出生了,給這個家庭增添了許多歡笑,也帶來不小的壓力。為增加家庭收入,2000年,經人介紹,梁書生攜妻帶女,在澗西區龍南社區外租了一間小屋,在龍鱗路橋橋頭支起了修鞋攤。
十幾年來,梁書生不僅修鞋、配鑰匙,還學會了修自行車。
“老梁人實在,技術也好,平常像調車閘、充氣,他都不收錢。”附近的市民陳先生說,到梁書生那里修車的多是些老客戶。
她,趴在床上學繡十字繡,為丈夫減壓
每天早上7點多,梁書生都會起床為妻子和女兒做好早飯,然后匆忙帶點兒吃的出門擺攤兒。
梁書生出攤兒后,劉瑞芳便趴在床上,用胳膊肘支撐起身體,繡十字繡。“這是一幅梅花,快繡完了。”劉瑞芳說,繡一幅能掙一百多塊錢。
2012年中旬,劉瑞芳在報紙上看到十字繡能賣錢,便讓丈夫幫她聯系。鄰居們都說那活兒特別費眼睛,勸劉瑞芳不要做。“我不能下床,能掙一點是一點。”劉瑞芳說。
繡十字繡時,因為要長時間用胳膊肘支撐身體,所以劉瑞芳繡一會兒就要休息一會兒,繡得很慢。“我要求自己把每一針都繡到最精致,讓顧客滿意。”劉瑞芳說。
和丈夫一起逛公園,是她心中最美的畫面
“風和日麗的暖陽天,一個男子推著一輛輪椅,上面坐著一名癱瘓的女子,一起去看市場上的繁華熱鬧,一起去看公園的美麗景色,一起曬太陽。”劉瑞芳說,這是她心中最美的畫面,而她與丈夫便是這幅畫面中的主人公。
“結婚十幾年來,我覺得我沒嫁錯人,他就是我的拐杖。”說起自己的家庭,劉瑞芳笑著說,丈夫雖然也有殘疾,但他能吃苦,也很辛苦,無微不至照顧自己和女兒。
劉瑞芳說,老梁上了年紀,修車也越來越吃力,“我們的女兒很懂事,也經常吵著要快點長大,幫爸爸減輕負擔呢”。□記者 申利超/文 見習記者 張斌/圖【原標題:身殘志堅 殘疾夫妻走出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