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瓷唐三彩
“千年帝都,河洛之根,牡丹花都,絲路起點,”――洛陽,十三個王朝的帝宅之鄉,文明史5000多年,城市史4000多年,建都史1500余年。近日,“網上看河南”采風團走進洛陽博物館,夢回千年古都文明變遷的歷程,觸摸中國歷史發展的時代脈搏。
進入博物館基本陳展廳,一個龐大的古菱齒象化石石讓采風團驚嘆不已,據工作人員講解,這個長5.7米、寬2.8米的大象化石距今已有3到5萬年。隨后采風團又看到了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器、夏商周時期的青銅禮器、漢魏時期的彩繪陶器及百戲俑、隋唐時期的彩繪樂舞俑和釉色鮮艷、形態各異的唐三彩等。其中的夏代青銅爵、戰國時期的錯金銀銅鼎、北魏時期陶塑、唐代的三彩燈、三彩馬堪稱國之瑰寶。
石辟邪
據了解,洛陽博物館是洛陽唯一的一座綜合性歷史博物館,展覽面積1.7萬平方米,展出文物1.1萬多件。其中,一樓展廳的陳展主題為《河洛文明》,通過史前時期、夏商周時期、漢魏時期、隋唐時期、五代北宋時期共五大篇章,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河洛文化的形成與演進軌跡。而二樓的專題展覽則以洛陽的特色文物為展出重點,分為《洛陽珍寶館》、《漢唐俑館》、《唐三彩館》、《宮廷文物館》、《古代石刻館》和《書畫館》六大專題。
據洛陽博物館副館長高西省介紹,洛陽博物館創建于1958年,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收藏上自舊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時期的歷代文物數十萬件,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而采風團所參觀的洛陽博物新館,2011年4月16日全面對外開放。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體現洛陽十三朝古都的歷史內涵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