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位于河南省西部,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古稱伊國、伊闕,虞舜時稱伊川,隋時置伊川縣。后歷經變革,至1932年,合并平等、自由兩縣為伊川縣。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
伊川縣南部是熊耳山區,海拔1000米左右,東部西部為低山丘陵地,海拔500米。中部為伊河谷地,海拔200米以下。伊河源于欒川。年平均氣溫14.5℃,年平均降水量662談,全年無霜期216天。 2007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69億元,財政收入完成8.1169億元。人均純收入3896元。現有耕地81.81萬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谷子為主。經濟作物有棉花、煙葉、花生、芝麻等;森林覆蓋率為0.9%。 礦產資源有煤、鐵、鋁、花崗巖、石灰石、重晶石、石英石。土特產有歷史名酒杜康酒。伊河穿境而過,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范仲淹墓在縣東北許營村北。二程墓在縣城西1.5公里,為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兄弟及其父程荀的墓地。還有邵雍墓、白元土門文化遺址等16個較為知名的文化旅游景點、遺址。近年來,在伊川縣委縣政府大力發展旅游產業的號召下,這些景點逐漸為世人所關注。伊川縣政府辦公室專門印發了《關于發展伊川旅游經濟的調研報告》,指出文化產業是綠色經濟和21世紀的朝陽產業,是黨的十五大、十六大確定的重點發展的產業。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領導的指示,伊川文化旅游部門就發揮伊川歷史文化資源優勢,作大做強旅游經濟進行了調研,認定伊川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歷史遺址星羅棋布,開發利用好這些豐富燦爛的歷史文化資源,對做大做強第三產業,增強伊川經濟活力,提升伊川知名度和品位,聚集人氣,進一步促進縣域經濟健康、快速、協調發展,實現“爭進省十強,全面建小康”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程園位于伊川縣城西部白虎山麓,為北宋理學奠定基者程顥、程顥兄弟及其父墓地,坐北面南,總面積3.4公頃。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程園山門原建于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后屢毀屢修。今存山門系清朝嘉慶十八年(1813年)重建。1987年,伊川縣人民政府于清代山門東側重建山門。新建山門檐挑角,梁畫棟,氣勢雄偉。門額正中由著名書法家沈鵬揮毫而題“程園”二字。山門前中伏石一對,威風凜凜。
杜園位于伊川縣城西南郊白虎山下,為杜康公園的簡稱。據傳,釀酒鼻祖杜康踏遍千里溪山,獨擇杜園之內的黑虎、白虎二泉之水,建坊生爐,精心釀造,才有了五千年不改醇香的杜康美酒。
杜園的正門為仿古式建筑,挑角檐,凌空欲飛。門前一對石獅昂然而坐,勇猛之中透出祥和。仰視門首,先可欣賞到書壇沈鵬草書的“杜園”二字,揮灑自如,別具一格。進入正門,迎面是精美的迎壁畫圖,主體為“八仙醉酒”與“宴長法操賦詩”。畫面上祥云麗日普照,洪波涌起,江水浩淼,鎦金尊輝。能讓游客自然而然地沉浸在中華造酒文化的歷史長河中而發思古之幽情。
范仲淹墓位于伊川縣彭婆許營村。塋地分前后兩域,總面積約35畝,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范仲淹墓地有古柏520棵。遠視成林,郁郁蒼蒼。其間,游客能領略到古柏的旺盛,倔強崢嶸,會對范仲淹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風亮節而擊節稱頌。
邵雍墓位于平等鄉西村西部的紫荊山中,周圍群峰拱圍,草木茂盛。墓地境域偏僻,靜謐幽靜,確實為風水寶地,安樂佳城。
伊川書院位于鳴皋鎮,始建于北宋元豐年間,距今有918年。
北宋元豐五年,理學家程頤(字伊川)因與王安石新政不合引退歸洛。時居北宋相位,與程頤政見一致的文彥博贈與程伊川鳴皋鎮舊園一址,良田千頃,以書為學之所。程伊川于元豐五年(1082年)退出政壇,招收生員,“講易經、授理學”,專事著書講學,把其傳道授業的學府取名為伊皋書院。程伊川學識博大精深,經術通明,四方俊秀聞風而至,士大夫從學者日盈門。程伊川定學制,列校規,言傳身教,名聲大振。他先后共收徒63名,名儒孟厚、楊時、游酢、邵伯溫等皆出其門下。流傳千載的“程門立雪”典故即發生于伊皋書院,鳴皋鎮因之被譽為“理學名區”。
元大德九年(1306年),駐鳴皋鎮總兵克烈士希讀程伊川先生《易傳》、《遺書》有得,感慨萬千,立志興學。他目睹書院經220余年風雨剝蝕,已破敗不堪,就自籌資金,招募民工,在伊皋書院舊址修建歷時十年乃成,使書院得以中興。其子鐵木耳尊父遺志,復建古閣,藏書達萬本。延三年(1316),上報朝廷,元仁宗感其誠意,敕名為“伊川書院”。
伊川縣荊山森林公園位于伊川縣城西部,是近年來伊川縣縣委、政府為方便人民群眾生活、休閑、娛樂而興建的新城市公園。
荊山森林公園自然風景別具一格,人文歷史景觀內蘊豐厚,是一個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健身陶冶于一體的公園。該公園由洛陽市林業局設計隊和伊川縣林業部門進行規劃設計,總規劃面積5000畝。荊山森林公園通過科學規劃,依山就勢設計為中國理學文化名區、世紀壇生態休閑娛樂區、鳳凰嶺生態休閑區、植物園林觀賞區。4區各具特色,且又聯為一體,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中國理學文化名區,總面積150畝。以北宋理學奠基者程顥、程頤之陵墓“程園”為主體,30余株千年古柏蓬勃旺盛,500余株百年翠柏倔強崢嶸,金碧輝煌的山門,古色古香的墓祠把理學陪襯得博大精深。“程園”門外,剛剛建成的公園入口廣場坦蕩如砥,把千年文化大師寢陵渲染得內涵深邃。前來憑吊懷古、旅游觀光者絡繹不絕,已成為伊川逗引四海賓朋的洛南旅游熱線。
世紀壇休閑娛樂區,總面積600余畝。以荊山高峰世紀壇為主體。休閑區精心營造綠色長廊、亭臺路牙,廣植蒼松翠柏,奇花異卉,形成冬夏長青,四季花妍,富有詩情畫意,令人心曠神怡的美麗景觀。“伊川縣世紀紀念碑”矗立于荊山高峰世紀壇頂端,造型奇特,雕刻精美,以豐碑之譽銘記20世紀伊川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浩浩業績,標記新世紀的伊始,以巍巍雄姿激勵80萬伊川人民開拓拼搏,與時俱進。
植物園林觀光區,位于臥龍溝之北,伊常路之南,總面積760畝。觀光區選擇造林樹種56個,突出“春之生機,夏之熱情,秋之成熟,冬之堅韌”四季特色,將造林樹種巧妙搭配,形成春夏秋冬四個景區。春風輕拂,桃李、丁香、迎春、紫荊、金絲柳爭奇斗妍;夏雨滋潤,火炬、花石榴、石楠、淡竹、合歡相依相偎;秋陽高照,銀杏、紅楓、桂花、梧桐紅火蔥郁;冬雪紛揚,松柏、女貞、臘梅各呈風韻。一年常綠,四季花香,逗人們流連忘返,引賓客沉醉其中。
鳳凰嶺生態休閑區位于荊山鳳凰嶺,總面積600畝。以玲瓏剔透的櫻桃,花芳撲鼻的桂花為主,營造出櫻桃溝、桂花園,另配以夭夭粉桃、麗麗櫻花、挺拔的梧桐樹、妖嬈的香花槐、奇特的五角楓,把春來鮮花山腰綻、秋至金果香滿園的生態園林景觀鑲嵌在荊山之側,把荊山巧為裝點。鳳凰嶺最高點建西干渠紀念碑,名載伊川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戰天斗地,再造河山的豐功偉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