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文廟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位于洛陽市老城區文明街,被文明街小學占用。河南府文廟在老城東南隅文明街東邊,原文明街小學院內。為祭祀春秋時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修建。
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封孔子為文宣王,因此稱孔廟為文宣王廟,明以后稱為“文廟”,相對“武廟”(關帝廟、岳飛廟)而言。河南府文廟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嘉靖六年四月。文廟建筑布局嚴謹,由南向北做臺階式上升、沿中軸線向兩邊展開。布局規整,層次分明。為傳統的宮殿式建筑,極具觀賞和旅游價值。河南府文廟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嘉靖六年。整個建筑布局嚴謹,正南為琉璃陶朔彩龍壁,向北依次是欞星門、辟雍、水池、石橋、戟門、大成殿、后殿,屬我國傳統宮殿式建筑。是國內較少見的元代建筑之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建筑二十余間,有戟門、大成殿、后殿。前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懸山式頂;后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歇山式頂,為文廟主體建筑。廟內原有石碑數通,山門、琉璃照壁、石橋、水池等,均在“文革”期間被毀。
2006年05月25日,河南府文廟作為明代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