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特漢里希樓
德國海德堡古城堡,坐落在風景秀美的內卡河畔的王座山上,曾為選帝侯宮邸。初夏時節,我們來到這座雖有殘破仍不失王者之氣的城堡,在颯爽清風里穿越歷史,在滿目滄桑里品味美感。
乘坐小火車抵達古樹參天的山頂,沿碎石路前行百余米,可見一座歐式石城門,城墻多已損毀,這座石城門及其雕刻卻保存完好。德國朋友說,它是“伊麗莎白門”,公元1615年,弗里德里希五世為慶祝伊麗莎白皇后的生日所建。當地民間傳說,熱戀中的男孩女孩若在城門前合影,定會締結美滿姻緣。我靜靜地穿過城門,想象著落日余暉里,與心愛之人相擁漫步于此,該是何等幸福。
城堡是古城的核心。城堡四周建有三四丈深的壕溝,從破敗的南門步入,除了墻體上殘留的武士塑像幾乎毫發無損,大多宮殿已是殘垣斷壁。朋友說,城堡始建于13世紀,歷時400年才完工,因為建筑風格不斷變化,便形成了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藝復興式三種風格的奇妙混合,為德國文藝復興時代建筑的代表作。17世紀時城堡曾兩度被法國人摧毀,城堡主人選帝侯家族被迫移居他鄉,后來便被遺棄,至19世紀末,少部分得以修復重建,才基本恢復原貌并能勉強使用。
城堡里最惹眼球的是沃特漢里希樓,它是德國最重要的早期文藝復興風格建筑,樓頂已塌陷,僅剩下透空的窗體和墻面等骨架,但仍然難掩曾經的雄壯與華麗。紅褐色墻體被歷史的風雨沖刷得愈發鮮亮,與之對比,窗戶里,是天空那如洗的湛藍,樓頂端,還是天空那如洗的湛藍,這種自然色彩的搭配著實妙不可言。
沃特漢里希樓的一樓是世界上唯一的藥物博物館,展示著16至18世紀的藥草和制藥器具。博物館不大,其中一間與我國中藥店有些相像,藥瓶藥罐排列整齊,另幾間放置著試管、研缽、漏斗等制藥器械,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臺銅質的自動配制西藥的機器,朋友說,這臺機器是歐洲機械化、批量化制藥的開端。
在北面宮殿的地窖里有一尊棗紅色酒桶,直徑足有兩三層樓高。酒桶建于1751年,是世界上最大的酒桶,可容納22萬升葡萄酒。地窖墻上掛著紅發矮小面帶笑容的人物畫像。細問才知,他叫佩克歐,曾是一名看管酒桶的弄臣,他嗜酒如命,整日以酒代水,有人勸他莫貪酒多喝茶,沒想到,他在喝下一杯水后竟一命嗚呼了,后來城堡主人刻了他的雕像掛在酒桶上,讓他繼續護佑酒桶,同時也滿足他與酒為伴的愿望。
走出地窖,我們在城堡中心廣場碰到一對身著婚紗的新人,他們以古堡古建為背景,在鏡頭前擺出親昵相擁、輕聲私語等各種甜蜜的姿勢。他們為何選擇在此地拍婚紗照?朋友笑著說,弗里德里希五世與王后歷經數次戰亂,兩人分分合合許多次,不管經歷怎樣的苦難,也不管相隔多遠,雙方都彼此牽掛,不離不棄,用炙熱的真愛譜寫了一首堅貞的愛情之歌……快門咔嚓咔嚓地響著,定格著他們永恒的恩愛,也定格了我對古城堡的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