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家風文風緊相連

2016/12/27 10:05:07 點擊數: 【字體:

    人生之初,如白紙一張,最先給其以烙印的,是家庭。一個人的“風格”,相當程度上源于家風;什么樣的家風,關系到化育出什么樣的人。

    國人注重風化,而家風實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如果將人比作一臺電腦,家風就是初裝的操作系統。電腦的系統可以升級,不滿意的話還可以卸載甚至重裝,而人的“系統”即思想觀念一旦形成,再改變起來可不那么容易,“卸載”與“重裝”更是難上加難。因此,要成就一個“好人”,好的家風至為重要。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傳統歷來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就是這個道理。

    說到家風,筆者不由想到文風,并感覺文風與家風真的關系特別密切。一個家庭,其成員讀不讀書、讀什么書,藏不藏書、藏什么書,自然體現著家風,也透露著家庭“文風”。文風,也是無形的家教。就算目不識丁的人,也脫不開“圣賢書”的影響。

    忠厚傳家、詩書繼世一直是傳統中國眾多家庭理想的生活方式,也是備受推崇的家風。詩,自應抒寫美好之志、真摯之情;書,自當利于家國、益于身心。讀書、藏書與安身立命相關,其中“文風”也就含糊不得。古人講“文章千古事”,說明“立言”重要,也提示“立意”是根本——不合乎社會公認價值觀的“言”難以立住。不論詩文或其他作品,讓人開卷有益,有助于人們愛國愛家、有仁有義、立誠立信、向真向善,等等,才能立得住,傳得久。所以,“為文作賦”“說書唱戲”之人,讓什么樣的思想、什么樣的情懷、什么樣的人物與故事展現于社會、進入到家庭,值得三思。關乎以文化人,自然不可小覷。

    以今而論,作用于家庭“文風”的因素,已遠非昔日可比。除了各種紙質出版物與廣播電視等,網絡文化已然“無孔也入”。家庭要養成良好家風,營造、保持良好“文風”,需要慧眼,需要定力,需要恒心,也需要技術支持。而從“供給側”看,讓什么樣的信息、什么樣的文化產品和藝術作品覆蓋家庭、浸潤人心,是不容忽視的課題。比如,有的創作者將大量作品推向社會,卻坦言不想、不敢也不好意思讓家人特別是子女看到甚至知道。這樣的作品,會給家庭帶去什么樣的文風,進而影響家風,可想而知。從一個角度說,文風好,家風才好;家風好,家庭才好!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大家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習近平同志日前在會見全國第一屆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向社會發出號召,引起強烈反響。

    這也引發我們關于文風的思考。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文代會、作代會和兩年前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文化工作和廣大文藝工作者,以及各種各樣的信息載體、文藝形式,在以優秀文風助推良好家風、給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方面,大有可為。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2016,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文化之美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