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戰國四公子春申君:臨危赴秦求和 冒死營救太子

2014/2/27 17:09:08 點擊數: 【字體:

戰國四公子春申君:臨危赴秦求和 冒死營救太子

如今,在黃國故城遺址邊,豎立著春申君黃歇的塑像

戰國四公子春申君:臨危赴秦求和 冒死營救太子

黃國滅亡后,有一部分黃國遺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堅守已殘破不堪的家園。

  戰國后期,以黃歇為代表的黃氏家族首先崛起。出生于河南的黃歇馳騁楚國政壇數十年,被封為春申君,左右朝政、威懾天下,與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并稱戰國四賢公子。記者 李政 文/圖

  臨危受命 赴秦求和

  據史書記載,黃歇年輕時曾四處拜師游學,見識廣博,以辯才出眾深得楚頃襄王的賞識,任為左徒(參與國事,接待賓客和外交活動)。

  公元前298年,秦國大舉出兵攻打楚國,公元前278年攻下楚國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楚頃襄王被迫把都城向東遷往陳縣(今河南淮陽)。這時的楚頃襄王急于和秦國求和,于公元前273年派遣辨才出眾的黃歇出使秦國。

  就在黃歇出使秦國之前,秦已經決定派遣大軍與韓、魏兩國聯合進攻楚國。

  形勢千鈞一發。黃歇趕在戰爭爆發前達到秦國,上書秦昭王曉以利害。

  黃歇“縱橫舌上鼓風雷,攤銷胸中換星斗”的瀟灑氣魄,言中了“聯楚”和“攻楚”的利害關系。于是,秦王收回了進攻命令,轉而與楚國簽訂友好盟約。

  黃歇的努力避免了楚國遭遇亡國的危機。此后20年間,秦楚兩國沒有發生大規模軍事沖突。

  太子遇險 冒死營救

  為了取信于秦,第二年,楚太子熊完(元)被送到秦國作為人質,黃歇陪著他住在秦國,一起度過了十年。十年后,楚國來使者報告,楚頃襄王病重,太子需要回國繼承王位。

  黃歇知道秦國丞相范雎和熊完關系很好,于是試圖說服范雎。黃歇說,楚頃襄王可能會一病不起,如果秦國能讓熊完回去,熊完即位后必然會感激秦國,努力維護和秦國的關系。如果不放熊完回去,而是利用熊完要挾楚國,楚國必然會另立太子以對付秦國,秦和楚的關系就會破裂。

  此時,黃歇一方面勸說秦王,一方面也準備好了幫太子逃離秦國的計謀。他讓熊完換了衣服扮成楚國使臣的車夫出關,而自己卻在住所留守。直到太子走遠,黃歇才向秦昭王說出實情,秦昭王大怒,想讓黃歇自盡。

  危急時刻,范雎出言相勸:“熊完即位后,必會重用黃歇,不如讓黃歇回去,以示親善。”秦昭王因而將黃歇送回了楚國。這一次營救太子熊完的行為,為黃歇日后的赫然崛起打下了堅實的政治其礎。

  拜相封侯 輔國持權

  黃歇回到楚國后不久,楚頃襄王去世,熊完即位,稱為楚考烈王。

  公元前262年,黃歇被楚考烈王任命為楚國令尹,封為春申君,賜給他淮北十二縣的封地。

  15年后,由于與齊國相鄰的淮北經常發生戰事,黃歇向楚王進言道:“淮北地區靠近齊國,那里情勢緊急,請把這個地區劃為郡治理更為方便。”并同時獻出淮北十二縣,請求封到江東去。

  考烈王答應了黃歇的請求。他就在吳國故都修建城堡,把它們作為自己的都邑。

  公元前257年,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形勢非常危急,趙國的丞相平原君趙勝前去楚國請求救援,楚考烈王棄秦楚兩國的盟約于不顧,派遣春申君領兵救援趙國。與此同時,魏國也派出信陵君魏無忌救援趙國,在楚、魏、趙三國的聯合下,一舉擊潰秦軍,解除了邯鄲之圍。

  輕信小人 命喪棘門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國事被國舅李園操控。黃歇的門客朱英說:“世上有不期而至的福,又有不期而至的禍,和不期而至的人。”

  “現在楚王病重,死在旦夕,您輔佐年幼的國君,因而代他掌握國政,如同伊尹、周公一樣,等君王長大再把大權交給他,不就是您南面稱王而據有楚國?這就是所說的不期而至的福。”

  朱英說:“李園未將精力放在執掌國政上,不管兵事卻豢養刺客為時已久,楚王一下世,李園必定搶先入宮奪權并要殺掉您滅口。這就是所說的不期而至的禍。”“您安排我做郎中,楚王一下世,李園必定搶先入宮,我替您殺掉李園。這就是所說的不期而至的人。”

  黃歇聽了后說:“你要放棄這種打算。李園是個軟弱的人,我對他很好,況且又怎么能到這種地步!”

  此后17天,楚考烈王去世,李園果然搶先入宮,并在棘門埋伏下刺客。春申君進入棘門,李園豢養的刺客從兩側夾住刺殺了黃歇,斬下他的頭,扔到棘門外邊。同時派官吏把春申君家滿門抄斬。

  戰國四君子

  春申君

  信陵君

  孟嘗君

  平原君

  相關新聞

  申城因紀念春申君而得名

  公元前241年,楚國都城由陳郢(今淮陽)遷到壽春(今安徽壽縣)。這時春申君的封地由淮北十二縣改封吳地,其家族也隨之離開黃國故城,遷至今上海、蘇州一帶。

  黃歇受封之時,黃浦江還是一條無名之河,河中泥沙淤積,河床過高,常常泛濫。黃歇帶領百姓疏通河道,筑起了堤壩,抑制水患,深得民心。

  人們為了懷念他,不僅為他建了廟宇,還將這條河改名春申江,簡稱申江。后來人們便以“申”代稱上海。

  在上海,黃浦江、申江、春申江、春申村、黃浦區、春申路等均為紀念這位開“申”之祖。

  另外,舊上海首家大報思《申報》,也源于春申君黃歇之名,這在上海《黃氏雪谷公支譜》中有詳細記載。

  黃歇是古黃國人后代

  宋鄧名世在《古今姓氏書辯證》中說:“楚滅黃,其族遂仕楚,春申君黃歇即其后。”

  元學者黃溍在其《族譜圖序》中說:黃國“為楚所滅,子孫之仕楚者有黃歇”。

  由此可見,黃歇是古黃國人的后代。

  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潢川不僅是春申君的封地,而且是他的家鄉。

  據清乾隆《光州志》記載:“光州內有黃歇宅”,又載:“州境(在潢川)即在所賜十二縣中,今州治其遺宅也。”

  近年,潢川出土了清乾隆七年九月《光州十景》的石刻中有《春申遺宅》一首,并注:“周東三里河北有春申君丹爐,在光州治后有春申君漆井。”

  從史料和出土的文物看,黃歇可謂是地地道道的咱河南老鄉。(原標題:戰國四公子春申君:臨危赴秦求和 冒死營救太子)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物報(2014-02-2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