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河南境內發現舊石器和古人類化石遺址70余處

2014/6/17 9:30:26 點擊數: 【字體:

    核心提示:而距今約50萬年以前,中原地區已經有人類活動,河南境內發現的舊石器和古人類化石遺址達70余處。

河南境內發現舊石器和古人類化石遺址70余處

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時期的石磨盤、石磨棒(周甬圖)

    站在布滿鳥蹤獸跡的莽原上,破石成器,薪火承遞,人猿揖別,血脈滄桑……今天,讓我們將時間往前推移至50萬年前,“穿越”到石器時代,去看看那時候的“鄭州制造”。

    也許,它只是一塊兒尾部尖尖的石頭;又或許,它只是一個拳頭大小的石塊兒,可在50萬年前,它的敲敲打打,代表的卻是當時中原地區最先進的生產力,同時也是“鄭州制造”的開端和萌芽。

    敲敲打打中

    “鄭州制造”開始萌芽

    舊石器時代是人類發展史上的最早階段,從距今約300萬年前人類誕生開始,至距今約1萬年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結束,這一漫長歲月占有99.8%的人類歷史。而距今約50萬年以前,中原地區已經有人類活動,河南境內發現的舊石器和古人類化石遺址達70余處。

    在河南博物院的陳列館內,關于舊石器時代的展品并不多。“現存的主要為出土于三門峽市會興溝的石核、砍砸器、刮削器等,體積較大的距今約50萬年,而體積小一點、使用更方便的距今有3萬年。”河南博物院藏品管理部負責人張建民說。

    其實,說是砍砸器、刮削器,實際上就是一塊兒有棱角、有尖銳突起的石頭,但張建民說,對于舊石器時代,這已經是中原地區最為先進的生產力,古人用這些石頭當作生產生活的工具,敲打擊碎,打獵狩獵,形成了“中原制造”的原始萌芽。

    接下來,讓我們把范圍從中原地區縮小到鄭州,就要以鞏義洪溝遺址和滎陽織機洞遺址下文化層位代表說起,距今12.8萬~5萬年。

    據悉,當時人類活動范圍不大,在河邊采集河卵石,就地敲砸打制石器。本階段的石器形態古樸笨重,缺乏精美,但卻是鄭州目前發現的時代最古老的石器,同時,這些文物也用它們自己將“鄭州制造”的開端推移至距今10萬年前。

    磨制石器出土

    “鄭州制造”逐漸發展

    后來,隨著人類開始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時代來臨。而最能代表當時“鄭州制造”的,莫過于陳列在河南博物院的石磨盤、石磨棒,它們屬于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的代表,出土于我市,距今8700~6800年。

    石器時代一敲一擊都是發明

    “鄭州制造”磨礪出黃河中游農業文明

    從外形看,該石磨盤很像現在的滑板,表面平滑;而石磨棒跟現在的搟面棒區別不大。“石磨盤和石磨棒主要是生活工具,古人用來碾碎一些食物,跟現在家用的案板作用相似。”張建民說,雖是小小的一個生活工具,卻代表著“鄭州制造”跨出了一大步,古人開始逐漸“精耕細作”。

    此外,陳列館里還有同一時期出土的鋸齒石鐮、石斧等生產工具,都是當時先進制造業的代表。據張建民介紹,鋸齒石鐮主要是收割粟的工具,外形很像現在的鐮刀,為增加石鐮的切割能力,古人還特意把石鐮的刃部加工成細密的鋸齒狀。

    “這一時期出土的文物,更多承擔的是農業工具功能,從翻土整地到收割加工的一系列石質農具和糧食加工工具,以及與農業并存的狩獵、捕撈、采集的用具,見證了黃河中游農業文明的發展水平,同時也說明‘鄭州制造’開始逐漸發展起來。”張建民說。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2014-06-1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