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是我國第九個“文化遺產日”,全省各地圍繞“讓文化遺產活起來”、“非遺保護與城鎮化同行”的主題,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精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文化遺產日”活動,各項宣傳活動豐富多彩,效果凸顯。
為確保文化遺產日活動順利進行,河南省文化廳及早策劃、制定活動實施方案,并下發通知,在全省進行了安排部署。河南省省會主題活動主要涉及6個廣場活動及6個專題活動。廣場活動在河南博物院舉行,主要包括“華夏文明的搖籃--河南文物圖片展”、“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片展”、 “傳承身邊的文化—跟傳承人學手藝”非遺體驗活動、“古琴主題演出活動”、“文物知識有獎競猜”、“義務文物鑒定服務”。專題活動包括“薪火相傳--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陶瓷類)精品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南墜子代表性傳承人宋愛華專場展演暨收徒儀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曲劇專場展演”、“文化遺產日公益講座”、“河南省曲劇藝術保護與傳承研討會”、“感受非遺·傳承文化--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等。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李霞、副巡視員孫鵬以及文化廳非遺處、省非遺中心、河南博物院等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出席了活動;顒油怀鰧陙砣”Wo文化遺產事業所取得成就進行宣傳,展示了我省文化遺產事業發展的喜人局面和廣大文化遺產工作者的精神風貌。
“文化遺產日”當天,我省鄭州、開封、洛陽、安陽等18個地市以及蘭考、汝州等10個直管縣也開展了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宣傳活動。
鄭州市: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月系列宣傳活動,時間6月14日至7月14日;顒又饕ㄖ谱鞣沁z主題文化長廊,讓廣大群眾一目了然地了解非遺項目;設立非遺制作臺,邀請非遺傳承人現場制作,讓老百姓零距離接觸傳統民間文化;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在公園、廣場、校園、社區等廣泛開展展演活動,營造全民共同參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從而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搶救與保護工作。
開封市:舉辦了“非遺保護 人人有責——《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宣傳展”,活動現場懸掛和展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標志、第九個文化遺產日主題和宣傳口號的旗幟,張貼相關海報、標語。設置《保護條例》宣傳展板,安排相關知識競猜問答,發放相關宣傳冊,大力宣傳《條例》和相關非遺知識。同時舉辦“錦心繡手 古韻流彩——開封傳統美術類非遺項目聯展”,聯展共設開封市博物館、汴京燈籠張彩燈展覽館、開封汴繡廠三個展區,分別以主題展的形式展示朱仙鎮木版年畫、汴京燈籠張、汴繡等三項國家級傳統美術類非遺項目,使市民充分認識到體現民族文化精神和審美情趣的美術表現形態,感受到傳統美術類非遺項目的魅力。
洛陽市:在洛陽市文化館舉辦了“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 以入選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為主要內容,以宣傳頁、實物展出等形式,展示洛陽市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同時組織洛陽市民開展“非遺騎行活動”。宜陽縣借群眾參觀宜陽縣靈山寺之機宣傳省級非遺項目——宜陽靈山廟會,此次活動是非遺保護宣傳的一種新的形式,為市民提供了參觀圣地,了解非遺的機會。
安陽市:在市兩館綜合大樓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場展示”活動,現場展示展現魏氏面塑、剪紙、紙雕、麥稈畫、泥塑、木版年畫、鳥書、吹畫等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安陽市民藝館舉辦“安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展”,內容包括“家珍-安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安陽彰德府城隍文化展”、“安陽市第十二屆‘駿馬騰祥’民間剪紙作品展”、“墨韻—館藏書畫精品展”、“歲月如歌—百年民俗文物陳列”,通過一系列展覽,對社會公眾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宣傳教育。
鶴壁市:在市文化中心懸掛和張貼文化遺產日宣傳條幅、口號,開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大平調專場展演,舉辦“藝鄉泥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泥咕咕精品展”, “民俗工藝展演——傳承你身邊的文化”活動,市民跟非遺傳承人學習糧食畫、剪紙、鐵絲工藝、泥塑技藝。通過靜態與動態活動相結合,使市民近距離接觸非遺、了解非遺,感受傳統技藝。
焦作市:在焦作市東方紅廣場舉辦“慶祝我國第九個‘文化遺產日’暨焦作市第五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活動周開幕儀式”,命名了第四批焦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第四批焦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展示館,表彰了2013-2014年度焦作市非遺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及優秀傳承人表彰。同時舉辦稀有劇種優秀劇目展演活動,參演項目涉及沁陽市“懷 梆”、“兩家閑戲”,孟州市“河陽花鼓戲”,武陟縣“二股弦”,新區“大辮戲”,溫縣“懷梆”,博愛“懷梆”。通過優秀劇目演出,使承載著歷史記憶的瀕危的稀有劇種再次展現于世人面前,豐富了遺產日節日內涵。
濮陽市:在市文化藝術中心廣場舉辦了濮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濮陽市雜技專場)活動。6月5日至6月30日在市直各學校進行了濮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此次活動制作展出非遺展板75塊:《濮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圖片展》、《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圖片展》、《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條例圖片展》,并邀請14位傳承人現場表演。通過這次活動,喚醒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的文化自覺,增強學生推進文化傳承創新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許昌市:在禹州市神垕鎮舉辦了“名師出高徒”---許昌市首屆《鈞瓷燒制技藝》項目傳承人授徒技藝大賽,活動分為手拉坯技藝大賽、《鈞瓷燒制技藝》傳承人作品展兩部分,以此檢閱非遺項目傳承人傳授技藝成果,增強傳承人履行傳承義務的責任感,弘揚鈞瓷文化,推動鈞瓷文化藝術發展。同時,舉辦了許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培訓班。在禹州市夏禹公園開展了“依法保護,重在傳承”簽名活動,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
三門峽市:在非遺護中心舉辦了“南溝剪紙專題展”,主要展出近年來陜縣南溝村剪紙傳承人創作的優秀作品。陜縣舉辦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圖片展,展現了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部分項目還組織了現場展演。同時,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現場法規咨詢活動,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氛圍,提高了群眾非遺保護的參與意識。
南陽市:在市群眾藝術館舉辦了“南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展”,與河南省燈謎委員會聯合舉辦了《河南省第二十八屆燈謎大賽》,主要內容包括筆試競猜、團體電控競猜、佳迷創作、對群眾展猜、謎語座談。此次活動增強了非遺宣傳工作的趣味性,使社會各界了解非遺的同時,增強了傳承傳統文化的自覺性和使命感。
商丘市:在文化局綜合樓下、梁園區廉政廣場進行了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宣傳活動,通過圖片展覽、彩色宣傳冊和宣傳資料、宣傳版面和宣傳標語,宣傳《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同時在商丘市人民公園進行國家級項目“四平調”展演,演出四平調傳統劇目《呂蒙正趕齋》。使廣大人民群眾更深入的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以后保護工作奠定基礎。
周口市:舉辦了“非遺保護與城鎮化同行”--周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知識,非遺成果展以入選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為主要內容,通過圖片、實物展覽展示等形式重點展示周口市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鄲城縣舉行了“張振福泥塑展”, 面向社會免費發放宣傳冊,省級非遺“鄲城泥塑”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張振,F場展示泥塑捏制技藝。
信陽市:舉辦了信陽民歌演唱會。在信陽市群眾藝術館開展了“百姓大舞臺”演出活動,將羅山皮影戲、光山花鼓戲、平橋大鼓書等民間藝術搬上“百姓大舞臺”,演出《青枝柳葉》《福祿壽喜》《夫妻觀燈》等經典曲目,讓市民一覽信陽民間藝術的獨特風采,展現了信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厚重璀璨。
全省通過一系列集中性的宣傳展示展演活動,充分展示了近年來我省在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取得的豐碩的成果,彰顯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作用與功能,帶動了更多的人關心、支持和參與非遺保護事業,增強了公眾的非遺保護意識,營造了全社會共同參與非遺保護的良好氛圍。目前,人們對文化遺產的關注更多,對文化遺產活動參與面更廣,以參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榮已漸成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