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鄭州市委宣傳部和河南省戲劇家協會主辦,鄭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和鄭州人民廣播電臺承辦的“叱咤中原——河南戲劇演員排行榜第十屆十大演員頒獎盛典”暨豫劇音樂劇《花木蘭》演出,將于12月16日在鄭州藝術宮舉行。
豫劇音樂劇《花木蘭》由“新古典主義”戲劇家石磊擔任導演和劇本創意,豫劇大師常香玉的女兒、豫劇教育家陳小香擔任藝術指導并親傳親授,河南豫劇院一團專業作曲張廷營擔任音樂配器,常派再傳弟子連德志領銜主演,“叱咤中原——河南戲劇演員排行榜”獲獎演員參加演出。
常派需要“正本清源”
石磊在接受大河報記者采訪時說:由豫劇大師常香玉創立的常派藝術深受廣大戲迷觀眾喜歡,學習常派藝術者眾多。但現在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許多學常派者在表演時不顧人物身份,不分戲劇環境,不論內心情感,一味地強調奔放和激越,丟掉了婉約和柔美,這是對剛柔相濟的常派藝術的一種誤解,常派需要“正本清源”。
陳小香也告訴記者:現在不光是常派的發展存在問題,整個豫劇的發展都存在問題。藝術不發展就沒有生命力,但是怎么發展需要認真探討。豫劇的發展一定要建立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流派的代表劇目應該規規矩矩地學。因為一個藝術流派的特點不光是體現在唱腔上,還包括念白、表演、化裝甚至舞臺美術等很多方面。有一些豫劇演員甚至連二八、流水這些豫劇的基本板式都不知道,唱得歌不歌戲不戲的,怎么能在藝術上有所發展?
石磊說:豫劇的觀眾群正在逐步縮小,需要用更多新的表現形式來爭取觀眾。豫劇音樂劇《花木蘭》以常派經典劇目《花木蘭》中的15個唱段為主,采用了新的民族交響樂隊,以朗誦《木蘭辭》做串聯,
加入了伴唱、合唱、輪唱等現代音樂形式,但呈現的是原汁原味的常派唱腔;演員全部彩扮演出,保留全劇的戲劇性,舍棄過場戲,在保留常派藝術流派特色的基礎上尋求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創新不能“創”掉精華
陳小香表示:創新是要為傳統增光,不是要“創”掉傳統的精華。石磊老師的劇本構思和創意都很好,我看完很有共鳴,增加的新元素都是在給原劇添彩。
大師名家甘當綠葉
據石磊介紹,豫劇音樂劇《花木蘭》由師從京劇名家劉映華、豫劇名家虎美玲、豫劇教育家陳小香的鄭州豫劇院常派再傳弟子連德志飾演花木蘭,河南豫劇院一團唐派名家袁國營和常派再傳弟子張惠飾演賀元帥和花木蘭的姐姐,并且特別邀請豫劇大師王素君飾演花木蘭的母親,河南豫劇院青年團的優秀青年演員李多偉、楊歷明、呂軍帥也都將參加演出。石磊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已經81歲高齡的豫劇大師王素君,她不顧自己年事已高且腿疾在身,極其認真地和年輕演員一起排練,不計報酬,甘當綠葉,非常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