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文化觀察】傳統村落在“夾縫“中突圍

2014/12/9 15:49:19 點擊數: 【字體:

“國家財政開始下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資金,每個村落300萬元,我省首批14個、二批10個將獲得資金扶持。”11月27日,省住建廳村鎮處處長馬耀輝接受采訪時透露。

“但傳統村落需要得到的保護遠遠不止資金。”馬耀輝說。記者此前的采訪也證實了這一點。

地方“政令”與“利益”的壓力

傳統村落保護面臨的首要壓力,是一些地方新農村建設中的“大拆大建”。

11月26日,記者來到平頂山市郟縣侯店村,這是個省級傳統村落。村中央的一棵老槐樹昭示著千年滄桑,而樹下新修的水泥路又顯得那么刺眼。一位村民告訴我,1989年,自臺灣返鄉探親的老兵薄俊在這里說:“小時候在樹下捉過迷藏,這里就是我的老家!不過這條路讓我差點認不出來!”

比起道路等新建設施的“插花”,整體拆遷無疑更可怕。

作為全省新農村建設的6個先進縣之一,擁有50個省級以上傳統村落的郟縣,計劃將376個行政村合并成83個中心村,并且對拆建補償采取“大干大補”的政策。其中,入選中國傳統村落的渣園村,就被下達了50畝的“復耕”任務。這就意味著,這片土地上的老村將不復存在。

急功近利的旅游開發對傳統村落保護形成了另一種掣肘。

郟縣中國傳統村落臨灃寨,以多達20多座古宅院和別具特色的紅石寨墻引人注目。臨灃寨保護辦公室主任尹亮亮說,國家近日給該村下撥1800萬元用于文物保護。而據記者了解,該村所在的堂街鎮政府,早在2008年就開始招商引資發展旅游,該村隨之被辟為景區。保護尚未“到位”,旅游卻已“先行”。

一位基層官員說,來自地方政府的壓力幾乎“不可抗拒”。

堅守“底線”盡量呵護

庭院、老宅、古樹、故事……具有多重文化價值的傳統村落被稱為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符號”。

2013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制定專門規劃,啟動專項工程,加大力度保護有歷史文化價值和民族、地域元素的傳統村落和民居。”“不提倡、不鼓勵在城鎮規劃區外拆并村莊、建設大規模的農民集中居住區。”10月2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住建部村鎮司司長趙暉說,傳統村落保護要控制過度開發,控制商業開發的面積和規模,不允許把一條原來有老百姓生活的街區改造成商業街。

對于一些地方傳統村落保護面臨的政府“壓力”,馬耀輝說,地方政府行為必須和中央要求保持一致,傳統村落保護要理直氣壯地守住政策“底線”。

傳統村落在社會轉型中注定命運多舛:遷建新居和外出務工使之普遍“老齡化”和“空心化”,環境改造中稍有不慎便會造成損傷。

在中國傳統村落郟縣張店村,明代張樂舜“提督府”門頭上的“松鶴延年”、“麒麟送子”等木雕雖漆色已褪,但在所居后人的保護下,式樣完好。而在侯店村“杜舉人”老宅,周圍路面的不斷加高造成了院內積水潮濕,長期無人居住更加劇了老宅的破敗。

11月20日,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開始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試點示范工作。郟縣住建局村鎮辦主任傅山峰說:“耕讀文化的社會基礎正在消失。加之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和人際交往空間的嚴重不足,傳統村落的環境改善勢在必行。除了文物類的建筑不可隨意移動外,傳統村落需要依靠原著居民的自覺保護,全社會成員的呵護才是長久之計。”

“全面保護”需要規劃先行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的這句話讓很多人感動。

而根據民政部和農業部網站的統計數字,2002年至2012年,我國自然村由363萬個銳減至271萬個,10年間減少了90萬個自然村。“其中包含大量傳統村落,這對于我們這個傳統農耕國家可是個驚天數字。”中國傳統村落專家委員會主任馮驥才感嘆。

人們希望所有的傳統村落得以存留,傳統村落保護意味著從多種蠶食中“突圍”。根據已出臺的評價認定指標體系,傳統村落中現存傳統建筑及建筑細部乃至周邊環境原貌應保存完好,風貌協調統一,仍有原住居民生活使用,并保持了傳統區的活態性。“完整性”是傳統村落保護的新起點。

2014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制定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抓緊把有歷史文化等價值的傳統村落和民居列入保護名錄,切實加大投入和保護力度。”截至目前,我省有415個傳統村落被列為省級傳統村落,有62個傳統村落進入國家保護名錄。同時,中央初步確定3年投入100多億元,按照輕重緩急原則以及前期準備情況給傳統村落以支持。

基于“完整性”原則和程序要求,傳統村落迫切需要“規劃先行”。然而,由于傳統村落多處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甚至邊遠地區,編制規劃遇到的一個主要障礙是所需資金短缺。馬耀輝說,今年4月,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聯合出臺了《關于切實加強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鼓勵地方各級財政在中央補助基礎上加大投入力度。“但愿我省各級政府財政能夠在規劃編制上扶一把,對社會發揮導向作用。”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2014-12-09)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