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和擴展項目名單》上,由河南省音樂家協會推薦的博衍坊古琴工作室中州派“古琴斫制技藝”名列其中。
中州派是以河南地區為中心形成的古琴琴派,歷史悠久而輝煌。早在公元前662年,衛國人在楚丘(今河南濮陽西南)建城時就唱道:“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詩經·定之方中》),說明那時河南人就選用桐木、梓木來造琴了,這種古琴選材一直延用至今。春秋晉國的師曠、西漢的龍德、東漢的蔡邕等著名琴家奠定了中州琴派的基礎,漢代的杜夔、漢魏時期的阮籍、嵇康、謝安、宋代的朱文濟、明代的丁鉦、清代的王善、李郊、崔應階等琴家都是中州琴派的代表或深受中州琴派的影響。直到清末,仍有一批有影響的中州派古琴家活躍在琴壇上,如沈懿安、沈應彪、段選青、楊理臣、潘維周等。
近代以來,中州琴派開始衰落,甚至銷聲匿跡,中州琴派的古琴斫制技藝也幾近失傳。中州派古琴斫制技藝被列為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對于傳承保護中州派古琴斫制技藝和重新振興中州琴派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博衍坊古琴工作室作為現代中州派古琴斫制技藝的代表,二十年來一直潛心研究、傳承中州派古琴斫制技藝,成績斐然,現在已成為河南省文化廳和河南省音樂家協會重點支持的古琴斫制技藝非遺保護單位。
近年來,博衍坊積極投身于古琴藝術推廣、普及的公益事業中,義務培訓古琴斫制人員300余人次、演奏人員1000余人次;參與舉辦“第五屆中國古琴‘幽蘭•陽春’獎評選活動”、“首屆河南省古琴古曲展演活動”;榮獲中國民族器樂學會、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古琴學術委員會授予的“中國制琴名坊”稱號;博衍坊斫制的古琴被首都博物館、圍棋名宿馬曉春九段等知名收藏機構和文化名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