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鄭州8月31日電(韓章云)自今年秋季開學起,河南省將在十個試點市縣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而在今后三年時間里,“戲曲進校園”將覆蓋河南全省所有大中小學校,以振興戲曲藝術,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31日,河南省宣傳部、教育廳、財政廳、文化廳在鄭州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秋季開學后將在該省試點“戲曲進校園”活動的籌備情況。
據悉,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先行在戲曲基礎較好的鄭州、洛陽、濮陽、許昌、三門峽、南陽、濟源、鞏義、汝州、長垣等10個市縣作為試點,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非試點市縣啟動“戲曲進校園”活動,試點市縣市縣“戲曲進校園”活動全覆蓋。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覆蓋全省所有大中小學校。
河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耀表示,按照”一年試點、兩年推廣、三年普及”的思路,力爭三年內實現河南全省大中小學校所有學生每年免費欣賞到一場優秀戲曲演出的目標。
河南是戲曲大省,擁有以豫劇、曲劇、越調為代表的幾十種地方戲曲劇種。尤其豫劇是全國第一大地方戲曲劇種,是河南的一張文化名片。近些年,河南戲曲事業的發展也面臨著人才隊伍青黃不接、創作生產有“高原”缺“高峰”、基層院團生存艱難等問題。
而在全國范圍內,戲曲劇種正在以每年1.5個的速度消亡,戲曲傳承與發展前景堪憂。
為了傳承戲曲藝術,官方層面自上而下做出一系列的部署和規劃。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對振興戲曲藝術、推動“戲曲進校園”活動提出明確要求。
河南省委出臺《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實施意見》,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大力推動戲曲進校園,支持戲曲藝術表演團體到各級各類學校演出,爭取每年讓學生免費欣賞到一場優秀的戲曲演出。
“針對大學、中學、小學三個學齡階段受教育群體不同的成長規律和審美教育規律,選擇不同層次的劇目安排進校園。比如進大學演出《程嬰救孤》等20個劇目,進中學演出《鍘刀下的紅梅》等9個全劇和折子戲,進小學演出《花木蘭》等4個全劇和10個折子戲。”河南省文化廳副巡視員閆敬彩表示,戲曲演出、戲曲知識普及都將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