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是國家的“金色名片”。昨日,記者從省政府獲悉,省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我省文物資源狀況要全面摸清,向公眾開放文物保護單位數量不斷增加、質量不斷提升。
2020年摸清文物資源狀況
根據《意見》,到2020年,我省文物資源狀況要全面摸清,尚未公布為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措施得到落實;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館體系日臻完善,館藏文物利用效率明顯提升;文博創意產業持續發展,向公眾開放文物保護單位數量不斷增加、質量不斷提升。
同時,文物安全執法督察體系基本建立,執法力量得到加強。
建立文物資源總目錄
做好全省文物登錄工作,《意見》指出,我省要建立完善文物資源總目錄和數據資源庫,全面掌握文物保存狀況和保護需求,實現文物資源動態管理,推進信息資源社會共享。
對于不可移動的文物保護方面,要推進我省境內的楚長城、趙長城、魏長城總體保護規劃編制,加強長城本體保護及安全巡護。注重革命文物本體保護維修,提升陳展開放水平。積極推進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開放,啟動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同時,加強基本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工作,加強歷史文化名城、村鎮、街區和傳統村落整體格局和歷史風貌保護,防止拆真建假、拆舊建新等建設性破壞行為。
完善博物館服務功能
節假日去博物館了解知識,是不少人的選擇,對此,《意見》指出,我省要完善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功能,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將更多的博物館納入財政支持的免費開放范圍。同時,建立博物館免費開放運行績效評估管理體系。
實施智慧博物館項目,推廣生態博物館、社區博物館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提出,我省任何文物利用都要以有利于文物保護為前提,以服務公眾為目的,文物景區景點要合理確定游客承載量;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不得轉讓、抵押,不得作為企業資產經營;不得將辟為參觀游覽場所的國有文物保護單位及其管理機構整體交由企業管理,國有文物保護單位的管理關系和用途不得擅自改變。
建文物保護責任終身追究制
《意見》指出,我省要建立健全文物保護責任評估機制,每年對本行政區域的文物保存狀況進行一次檢查評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同時,要建立文物保護責任終身追究制,嚴格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