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謝伏瞻在全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肩負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歷史使命,努力在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中打造中原品牌,進一步推進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近年來,我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聚焦改革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出了一批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研究成果,很好地發揮了哲學社會科學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資政育人、服務社會的作用。但要清醒地認識到,與新的實踐要求相比,與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我們還有很大差距。要以打造哲學社會科學中原品牌為著力點,持續推進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以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為重要抓手。省委書記謝伏瞻明確要求,借鑒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及部分地方社科院的成功經驗,研究制定推進我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的實施方案。2011年,國家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開始進行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的試點工作。經過幾年的探索,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已經成為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載體,在實踐中取得了預期效果。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示范帶動下,上海、山東等地方社科院先后實施了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極大地調動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立足我省實際,學習外省成功經驗,加快實施我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要解決好社科研究機構內部體制機制不順不活、外部投入不足等問題,著力推進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學科體系、科研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創新,加快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門類齊全、優勢突出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原風格、河南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全面提升我省社科研究水平,不斷增強中原學術的社會影響力。
以構建中原特色學科體系為主攻方向。只有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學科體系,我省哲學社會科學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河南是文化資源大省,也是社科資源大省。甲骨文的發現地在中原地區,以老子、孔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的形成與中原地區有著深厚的淵源,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子是中原人。打造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中原品牌,必須以這些歷史文化資源為根脈和滋養。要高度重視發展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特色學科,加強中原歷史文化、河洛文化、老莊文化、姓氏文化、根親文化、功夫文化等在全國有影響的重點學科、優勢學科建設。要依托嵩山論壇、中原智庫論壇、大豫論壇,深入挖掘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中原人文精神的時代價值,努力塑造具有中原風格、體現時代特征的人文精神。要突出問題意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緊密聯系河南實際,圍繞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五大國家戰略等主題推出一批體現中原品牌的標志性研究成果。
以完善成果評價轉化機制為關鍵所在。學術評價體系是學術研究的指揮棒,成果轉化機制運行的實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學術研究的價值。實事求是地講,我國通行的學術評價體系和成果轉化機制從一個方面刺激了哲學社會科學的生產積極性,但是隨著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發展,學術評價體系和成果轉化機制都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性。現行的學術評價體系最為突出的特點是“量化”,對一個科研工作者的評價往往看他發表多少論文、出版多少專著、完成多少課題,殊不知哲學社會科學生產的是智慧和思想,而智慧和思想是無法量化的。判斷學術成果的優劣,關鍵要看這個成果有沒有思想和觀點,是不是提出了解決問題的真知灼見。要堅持業內評價和社會評價相結合的原則,逐步建立起更加注重“質”的評價體系。要在保證“質”的前提下,推行研究成果后期資助和獎勵制度,拓展成果轉化渠道,充分發揮優秀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社會效益。
以改革科研資金投入管理為強大動力。任何事業的繁榮發展都離不開財力支持和資金支撐,哲學社會科學也不例外。當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投入偏低,科研資金管理過死,嚴重制約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前不久《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規定》已經下發,我們要盡快出臺操作性強的實施細則,同時要建立持續性增長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經費投入體制機制,逐步拓寬科研經費投入渠道,優化經費投入結構,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鼓勵社會各界和個人資助的多渠道投入機制。要以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出發點,按照科研活動規律和財政預算管理要求,完善管理政策,優化管理流程,改進管理方式。合理規范科研勞動報酬的比例,加大激勵力度,增強科研人員改革的成就感和獲得感。
以培育哲學社會科學創新人才為根本途徑。人才是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重要推動力量。省委書記謝伏瞻要求,遵循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發展規律,大力培養造就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哲學社會科學創新人才。近年來,我省培育出了一批優秀哲學社會科學人才,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有“高原”無“高峰”的現象較為突出,有影響力的理論大家和優秀領軍人才不足。要把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納入全省人才培養整體規劃,實施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創新工程,啟動哲學社會科學中原學者的選拔和培育工作,著力培育一批有思想有進取心的青年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骨干。要緊緊抓住培養、吸引、用好人才三個環節,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職稱評聘制度,鼓勵人才合理流動,積極為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干事創業和實現價值提供機會和條件,努力形成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的良好局面。陳東輝 (作者系省社科院政治與黨建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