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文化惠民***城鄉落差 用文化撬動地方發展

2013/1/7 12:02:47 點擊數: 【字體:

    河南是“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文化怎么走,文化往哪兒走?文化發展的科學定位是什么?這些是河南文化建設繞不過的話題。2012年,當中原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時,國務院《指導意見》明確將“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作為中原經濟區的定位之一;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也提出了“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的論斷,讓河南文化發展思路頓開。文化似春雨滋潤著中原大地,中原文化務實發展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文化惠民***城鄉落差

    2012年12月22日,位于鄭州市健康路的河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落成,孩子們第一次來到這里免費體驗總投資6850萬元的河南省少兒圖書館的優質服務。家長發現,這里每一間閱覽室的裝修風格都很“卡通”,而地面也都鋪上了各種顏色的特殊材料,館內的桌子、椅子沒有棱角,即使孩子不小心摔倒了,也不會受傷。

    位于鄭州市鄭東新區的河南省地標性建筑河南省藝術中心,現在已成為普通百姓經常出入的藝術殿堂。“在保持正常商業運營的基礎上,中心推出了很多惠民措施,在這兒花上30元、50元,就能欣賞一場世界級的演出。此外,‘歡樂廣場、放歌如意湖’廣場文化活動等文化惠民品牌,也一步步地在壯大。”河南省藝術中心主任王仕俊告訴記者。

    在河南,文化惠民正***城鄉落差,使廣大農村群眾受益。不光是城里人有戲看,村里人的業余文化生活也是有滋有味。“春滿中原”“鄧州文化茶館” “舞動漯河大家跳”“周末沙澧文化超市”“洛陽市民狂歡月”等一批文化活動受到群眾歡迎。如今,河南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體系初步建立,中國文字博物館、河南省藝術中心等一大批大型公共文化標志性建筑投入使用,文化設施逐漸成為中原城市群的亮點。

    用文化撬動地方發展

    冬天的?h西楊玘屯村,村民們忙著從村邊挖回黃膠泥,準備做成泥咕咕。過去沒人要的黃膠泥,如今成了寶貝。村民馬鳳梅家床下、箱架下滿是膠泥,旁邊堆著1000多件已經做好的泥咕咕。王學鋒算是該村做泥咕咕“最牛”的人。泥咕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鶴壁市?h泥咕咕研究院就建在他家,他自建的作坊有員工近20人,分捏制和彩繪兩個班,并在北京、上海、成都、煙臺、洛陽、天津等地聯系了十來家經銷商,年產值十幾萬元。

    “荷鋤也可弄丹青,不描花草畫虎雄;潑墨豈只為斗米,虎虎生風長精神。”四句詩描繪出商丘市民權縣王公莊農民靠畫虎走上致富路的真實面貌。王公莊村1366人中有700人從事繪畫產業,形成了以王公莊村民為主的農民畫家群,年創作繪畫作品7萬余幅,年收入達6000萬元。

    在洛陽市平樂鎮平樂村,6000多人的村子里,700多名農民既能種莊稼,又能提筆畫畫,一雙雙拿著鋤頭干農活的手,每年創作精品牡丹畫15萬幅,銷售收入達3000萬元,全村靠牡丹畫年增加人均純收入超過5000元。

    在周口項城市汝陽劉村,村里超過50%的村民都從事過或正在從事毛筆產銷業,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妙筆之鄉”,F在村子里有3757人,從事毛筆生產的有1000多人,年產值達2億元。毛筆產業已經成為汝陽劉村村民發家致富的支柱產業。

    河南省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鄭泰森說,文化正浸潤引領著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和新型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科學發展。新農村建設不是簡單地城鎮化,最主要的應是發展新型村鎮文化,因為只有新文化才能使新農村更加美麗。

    巧借平臺走出去

    2012年11月5日至11日,進入冬季的上海灘已有些許寒意,第十四屆上海國際藝術節“河南文化周”在這里上演,持續一周的“中原風”為黃浦江畔的上海觀眾送上了一道文化大餐。豫劇《清風亭上》、新編豫劇《花嫁巫娘》、話劇《紅旗渠》、“大美漢字”展讓觀眾陶醉在中原文化中。無獨有偶,不久前剛剛結束的“2012年河南藝術名家推介工程”,推出李樹建、王惠、汪荃珍、周虹和方可杰等藝術領域的領軍人物,以提高河南藝術家及作品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012年,河南掀起新一輪文化建設熱潮,豫劇《蘇武牧羊》、話劇《紅旗渠》、豫劇《蘭考往事——焦裕祿》和電視連續劇《大河兒女》等一批精品力作相繼推出,中原作家群、中原畫派等有廣泛影響力的中原文藝現象雛形初現,“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全面鋪開。

    “我們要在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努力把河南建設成為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示范基地、全球華人根親文化圣地、全國重要的文化產業基地、現代文化創新發展新高地、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基地。”站在2013年發展的新起點,河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楊麗萍說,河南文化正朝著務實發展的軌道,努力描繪著中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美好藍圖。(原標題:河南文化惠民***城鄉落差 特色文化活動受歡迎)

    本報駐河南記者 陳關超 張瑩瑩


來源:中國文化報    時間:2013-01-06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