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豫港15年文化合奏 文根文脈連起兩地血脈情緣

2012/7/3 15:16:04 點擊數: 【字體:


    前言

    北京到香港九龍京九鐵路全長2500公里。

    如果乘飛機,空中飛行距離2160公里,需3小時。

    如果坐火車,香港九龍到北京西站需24小時。

    京港高速鐵路計劃全線貫通后,從北京乘坐火車到香港,車程將縮短至8小時。

    然而克服和跨越這些時間、空間的距離,斬斷殖民地主義的鐵蹄,在分隔54750個日日夜夜后,海上明珠——香港終于重投祖國懷抱。

    15年——香港回歸5475天,河南—香港,憑著“長江長城、黃山黃河”中國DNA,在祖國共同的懷抱中,相互走近、相互熟稔、相互親密、相互融合,成為“失散”多年后彼此分外珍惜的親姊妹,從昔日的平行發展,走向日漸交匯,和諧發展,共創輝煌。

    讓我們回看一下15年來,從黃河之濱到香江之畔,汩汩匯流的河南元素和香港之風吧。

    黃河送香江的兩件大禮:

    “紫荊綻開”與“豫象送寶”

    每年10月,紫荊花便次第開放在香港街頭,連枝成樹,燦若云霞。直到次年二三月才漸次凋謝。

    1990年,很多中國人記住了一位當年河南大學年輕教師的名字——肖紅。他的紫荊花和五星創意成為香港區旗、區徽的中心圖案,并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徽設計最高獎。時任河南省委書記的李長春稱他是“河南人的驕傲和光榮”。

    也是1997年7月1日,莊嚴的香港回歸祖國儀式上,由河南省人民政府贈送的賀禮“豫象送寶”,被安放在香港會展中心。

    這對特大鈞瓷瓶,由瓶、墩、座組成,總高1997毫米,寓意1997年香港回歸。瓶,是傳統觀音瓶造型,整體釉色以紅為主,內方外圓;座為三象合立,象為河南的象征,象馱寶瓶,為“吉祥瑞應,太平有象”之意;尤其座上那由牡丹、紫荊花構成的纏枝圖案,既象征豫、港兩地同胞攜手共進,又蘊含“子歸母懷”的深意。

    游子對尋根的一份深情:

    “我們的祖宗在中國、在中原”

    很多人不了解,先前,香港公民的籍屬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之***屬地公民”,香港老百姓自己俗稱“英國二等公民”。

    回歸前,香港更換新的身份證,大家發現,以前舊身份證上的“國籍”欄位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般市民不知道內容的編碼以及“是否香港永久居民”的標記(所謂的3粒星)——“國籍”意識被巧妙地混過去了。

    十五年,彈指一揮間,俱往矣。

    文化、文根、文脈,成為凝結和貫通豫港兩地最天然、最默契、最神會的血脈和經絡。

    2003年10月,第18屆客屬大會在河南省會鄭州召開。翻開當年采訪“金利來”大王曾憲梓的報道,記者記憶猶新:“客屬懇親大會早就應該在河南舉行——連客家的起源地都不開會行嗎?客家在世界各地人很多,而且發展得很好,但是不要忘記我們的祖宗在中國、在中原。”

    作為原全國人大常委、香港特區籌委會委員,曾憲梓于2010年4月16日,攜愛子曾智明、孫女凱焰共赴在河南新鄭黃帝故里舉行的庚寅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他說:“我為什么要來拜黃帝呢?因為我們這些在外打拼的華人都有一種歸根的情懷。每個人都要愛國,只有國家好了,強大了,個人才會好。客家人不管走多遠,都要回來這里尋根問祖。”

    2011年6月,曾憲梓在香港會見河南省長郭庚茂時說,我們客家人根在河南,我去過河南多次,每次都有不同感受,相信河南今后發展會更快更好。他當即表示向河南大學捐資500萬元助教。

    昨天記者致電河南大學黨委書記關愛和時,他回復500萬元助教捐資“已經到位”。

    2011年4月4日,作為香港金利來集團總裁,曾憲梓的兒子曾智明再次率團參加辛卯年拜祖大典。

    豫眼看港

    河南靚女老師教“港仔”廣播操

    “咱們都是做著各種廣播體操長大的。但你想象不到,香港中小學師生以前根本沒有聽說過‘廣播體操’這個詞兒!”昨天中午記者撥通省中醫學院副教授、體育老師李亞楠女士電話時,她剛從香港回來還不到一個月。

    “2003年9月到2007年7月,我與香港教育學院簽約四年,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廣播體操和健美操培訓。四年期滿后,至今每年約有一半時間還要在香港繼續授課、培訓”。李亞楠是第一個在香港高校當體育老師的河南人,已經成為香港教育學院的一道風景,別人提起她,就會說“那個河南的靚女老師”。

    香港新界、九龍、香港島等區的中小學老師和學生,都跟著學會了踏步、后踢腿、弓步、恰恰、V字步、踏點步,并開始自己選擇音樂,靈活整合這些廣播操、健美操元素,自我組合,進行課間鍛煉和娛樂。

    以前,香港教育學院到內地參觀交流,都是到北京、上海。后來,李亞楠讓他們的飛機票目的地改成了“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李亞楠一有機會就給學生和同事講河南、講少林寺、講龍門石窟,她身邊的香港人開始對中原之地充滿了好奇。

    港風豫情

    香港明星的河南情結

    影帝代言

    鄭州燒餅

    “@黃秋生:鄭州強力推介——羊肉湯+燒餅。好吃!”

    2011年10月,正在河南拍戲中的香港著名影視演員黃秋生,25日晚發了這樣一條微博,推介鄭州小吃,立即引起鄭州網友熱議和2800多次轉發。

    最惹笑的是網友@孟磊:“一看地方就知道,這老幾弄住事兒了。祝賀黃影帝這趟鄭州沒白來!”

    腿兒快的記者從焦作影視城獲悉,黃秋生是來拍戲的——2011年10月24日,投資過億元的影片《楚漢爭雄》在河南鄭州開機,劇中黃秋生化身劉邦。

    如果不是回歸,不是天塹變通途,一個明星會有機會跑到中原腹地、鉆到連“老鄭州”都不知道的城市邊緣一條街去大快朵頤?

    “白娘子”是河南美女

    “我是你們的老鄉,我是河南開封人。”1998年,趙雅芝到河南電視臺《蘿卜白菜》做節目,一出場,就用不很地道的河南話向觀眾打招呼。此后,趙雅芝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明自己的河南人身份。

    趙雅芝對媒體說,父母都是傳統的河南人,母親用很傳統的方式教導她。趙雅芝多次表明:“女人最重要的是家庭、兒女,我的主要精力還是照顧家庭和孩子,拍戲只是我的‘副業’。”

    2009年9月27日20時40分,趙雅芝乘機從上海飛抵河南新鄭國際機場。她和大伙討論了半天“河南人長相上有什么特征”,當然,最終選出的代表性人物肯定還是趙雅芝本人。



來源:大河網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