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作家群”崛起順應了時代的呼喚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李敬澤表示,2010年11月,以“堅守與突破”為名的中原作家群論壇在河南舉行,“中原作家群”第一次作為學術概念被正式提出。新世紀以來,中原作家群將他們的創作成就推向了高峰,涌現了李佩甫、周大新、劉震云、田中禾、鄭彥英等一大批著名作家,成為一支中國文壇不可小覷的力量。他們的創作根系深深扎在廣袤中原大地,描繪著鮮活的現實生活,因此,他們的崛起順應了時代的呼喚。
沈陽師范大學教授、著名評論家孟繁華認為,中原作家群堅持“守正創新”,堅持批判和啟蒙的文學立場,不以“先鋒”“實驗”聞名,而是靠堅實的生活基礎和深厚的生活經驗保持著自己的特色并長盛不衰。這使中原作家群作家的作品有一股正義的氣概,在當下為很多作家起到了表率作用。
中原作家關注歷史使作品具現實性感染力
與會專家認為,用一句話概括中原作家的創作和藝術很難,他們就像李佩甫的《生命冊》中的一句話,“背負著土地行走”,河南作家的創作中有一種苦難意識,這種意識使他們的作品充實,有震撼力和現實意義。
著名評論家吳秉杰就表示,“關注歷史就是關注現實,關注現實必須關注歷史,因為現實最深刻的根源就在歷史中。河南作家有這個習慣,也證明了為什么河南作家所表現的苦難具有現實性和感染力,并自然地融入到對現代生活的表現之中”。
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庚香認為,建設中原經濟區,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河南文學要走在前列。要以文學的力量集結,創作更多優秀作品,推出更多名家大家,進一步弘揚中原大文化,提升文化軟實力,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這是河南作家的使命所在。因此,中原作家要站在新的時代高度,牢記自身使命,找準自身位置,在歷史使命的感召下,出大家、出精品、出效益、出影響力。創作一批“立得住、叫得響、留得下”的文藝精品,是中原作家群的首要任務。
河南作家建議“立足世界看河南”
從文學豫軍到中原作家群,河南文學經歷了一個持續發展、不斷提升的過程,對此,與會專家認為,中原作家群的崛起是一個過程,尚未成功,仍需努力。隨著建設中原經濟區和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進展,對中原作家群、對河南文學要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深入對自身的剖析和挖掘,重新出發,尋求突破。
河南省著名作家邵麗對此有深刻的看法。她說,看到河南文學發展輝煌的同時,也要注意自身的缺陷。目前河南作家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地域特征太過明顯,這雖是優勢,也是劣勢,因為這樣會讓河南作家習慣于立足河南看世界,而不是立足世界看河南。因此,需要改變以一種姿態一種發言這樣的角度,使人生觀進入自我情感層面并成為一種獨特的文本表達方式,趟出一條新路子。
專家建議河南作家進行大范圍宣傳推廣
《人民文學》主編、著名評論家施戰軍表示,“酒香也怕巷子深”,河南作家除了要找出一條新的表達方式,還要注意大范圍的推廣和強有力的宣傳。目前,中原作家群從80多歲到20多歲都有扛鼎的人物,可以說是“四代同堂”,因此,大家相信中原作家群的崛起不會遙遠。(原標題:國內大腕聚京“把脈”中原作家群 李佩甫鞠躬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