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河南青年戲劇演員嶄露頭角 京劇曲劇異軍突起

2013/6/27 14:33:19 點擊數: 【字體:

河南青年戲劇演員嶄露頭角 京劇曲劇異軍突起

河南大河劇團董愛春表演《宇宙鋒·裝瘋》  

河南青年戲劇演員嶄露頭角 京劇曲劇異軍突起

河南省曲劇團晉紅娟表演《紅娘·拷紅》  

河南青年戲劇演員嶄露頭角 京劇曲劇異軍突起

河南省豫劇二團吳江南表演《梁祝·憶十八》

    2003年6月9日至6月15日,由河南省文化廳主辦、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承辦的河南省第七屆青年戲劇演員大賽,經過15場復賽、5場決賽的緊張角逐,于6月15日晚在河南兒童劇院圓滿落下了帷幕。

    6月25日,省文化廳傳來消息,河南省第七屆青年戲劇演員大賽各獎項揭曉,共評選出文華表演一等獎22名、文華表演二等獎40名、文華表演三等獎72名,另評出組織工作獎7個。(河南省第七屆青年戲劇演員大賽獲獎名單)

    本屆大賽,是在河南戲劇事業近幾年良好的生態環境下舉辦的,僅從報名人數來看,就創歷屆之最。共有來自省直院團、十八個地市劇團及河南小皇后豫劇團、河南大河劇團兩個民營劇團的159名選手報名,有150位選手進入復賽,62人進入最后決賽。經過各方努力,本屆大賽取得了豐碩成果。

    一批好苗子大賽中嶄露頭角

    看完第七屆青年戲劇演員大賽,所有的評委和觀眾都有一種“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感覺,一批優秀的好苗子如雨后春筍,脫穎而出。這些好苗子,從身份歸屬上看,有來自省直藝術院團的,也有來自地市級劇團的,還有來自民營劇團的,形成了省直、地市、民營平分秋色的局面。從劇種分布上看,不但豫劇有,曲劇、京劇等其他劇種也有。從行當歸屬上看,不但青衣、花旦等強勢行當有,一向被認為是弱勢或稀缺行當的老旦、武生、武旦、小生等行當的選手也表現不俗。從年齡上看,這些好苗子都非常年輕,如花旦組的景帥媛和晉紅娟分別為21歲、23歲,小生組的吳江南、杲翔分別為23歲、25歲,他們都具有很好的藝術潛質,已具備了大戲中演主要角色的藝術功力。

    河南大河劇團的董愛春是本屆大賽脫穎而出的一顆耀眼新星,以陳派名劇《宇宙鋒·裝瘋》拔得青衣組頭籌。董愛春是一位氣場強大的演員,用當下的話講,就是能hold住全場。她站在舞臺上,自然散發出一種吸引人的獨特魅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董愛春在表演“裝瘋”時,尺度把握得恰到好處,瘋癲而不瘋狂。既表現了人物的豐富情感,又細膩、準確地展現了陳派藝術精細膩的表演和典雅、蘊藉的唱腔特色。其演出時掀起的劇場熱浪,讓我們看到了觀眾對她的由衷喜愛和熱切期待。

    河南省豫劇二團的吳江南是本屆大賽唯一的女小生,她以一折《梁祝·憶十八》奪得小生組的最高分。《梁祝·憶十八》移植自越劇,吳江南吸收借鑒了越劇的表演路子和表演技巧,如扇子功,踢褶子、提褶子,加上行云流水的臺步和儒雅飄逸的做派,為豫劇小生融入了吳越文化的柔美、細膩、雅致、清新。令觀者賞心悅目。

    河南省曲劇團的晉紅娟也是本屆大賽備受矚目的一個亮點,她以新編古裝戲《紅娘·拷紅》奪得花旦組的桂冠。她飾演的紅娘,活潑中盡顯機靈,調皮中不乏真誠,猶如舞臺上的精靈,生動“可人”。特別是那唱中有說、說中有唱的大段表白,表現出扎實的演唱功力,是曲劇難得的后起之秀。

    此外,一些演員雖然沒有獲得好名次,但同樣以他們的潛質讓觀眾對他們的未來充滿期待……他們都將會成為未來河南戲劇舞臺上的佼佼者。

    一些薄弱的行當取得突破

    在河南,有這樣兩句戲諺:“吃餃子吃餡兒,看戲看旦兒”,“一腔遮百丑”。觀眾的這種審美傾向直接影響著河南的劇目和行當傾向,形成了旦行興盛,生行衰弱;文戲興盛,武戲式微的局面。

    本屆青年演員大賽,武戲行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不但參賽演員的數量大大超過先前的預想,而且整體水平令人始料未及。武生組11名演員參賽中,僅一等獎獲得者就有3名,二等獎兩名,比率在各個行當中是比較高的。武旦行當同樣出色,6名參賽演員中,來自河南省京劇院的王志華和許昌市豫劇團的路明芹均以扎實的功夫和出色的現場表現獲得一等獎。

    在行當方面取得較大突破的還有老生(須生)行當。本屆大賽,老生組共有23名演員參賽,數額較以往大有增加。在藝術表現上,同樣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河南省豫劇二團的蘇東偉,以《打金磚》一折參賽,以吊毛、僵尸、轉體360、720僵尸等高難度動作,詮釋了劉秀錯殺忠良的愧疚、害怕、畏懼、驚悚的復雜內心。

    一些劇種、劇團異軍突起

    本屆大賽,京劇、曲劇的表現,可以用“異軍突起”來形容。

    在河南,京劇是名副其實的弱勢劇種,作為河南唯一的專業京劇團,河南省京劇院鮮有演出,演員隊伍也是參差不齊。但時隔三年,站在第七屆青年戲劇演員大賽舞臺上的河南省京劇院呈現出一副嶄新的姿態、全新的面貌。本屆大賽,該院共有9個演員參賽,分屬文丑、武丑、小生、老生、武生、花旦、青衣、武旦等八個行當,是本屆大賽覆蓋行當最多的參賽院團。在進入決賽的8個演員中,有5位演員獲得一等獎,占了整個大賽22個一等獎的近四分之一。另外,還有3人獲得了二等獎。河南省京劇院因此成為本屆大賽的獲獎大戶。

    曲劇是河南的第二大劇種,但近些年也面臨著劇團減少、人才流失的嚴峻局面。本屆大賽,河南省曲劇團的表現,也給人一種“久旱逢甘霖”的驚喜。該團共有8名演員參賽,分屬丑行、老生、青衣、花旦、武生等五個行當。其中花旦組的晉紅娟、青衣組的李媛媛獲得一等獎,丑行的常向克、青衣組的劉超男、老生組的馬瑞獲得二等獎。

    另外值得稱道的還有河南大河劇團。該團成立于2011年,和河南小皇后豫劇團一樣,是一個省級的民營劇團。本屆青年大賽,該團共有4名演員參賽,進入決賽的3名。一個成立時間不長的民營劇團,在全省青年戲劇大賽上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其辦團的經驗、模式和培養人才的方式,也給專家、觀眾提出了更多的思考和話題。

    成績固然可喜,不足更當重視

    河南省第七屆青年戲劇演員大賽已經落下了帷幕,成績固然可喜,不足更當重視。

    一是人才分布不均衡,省直劇團和地市級劇團,豫劇和其他劇種之間差距很大。

    二是演員的參賽劇目仍不夠豐富,劇目的重復現象很多。

    三是一些演員在基本功、人物刻畫方面,仍處在亦步亦趨刻模子的階段,缺乏對人物的理解,或根據自己的條件做一定的創造、發展。

    四是行當失衡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強勢行當和弱勢行當之間的差距仍十分明顯。

    據了解,河南省青年戲劇演員大賽從1999年舉辦第一屆至今,經過14年的苦心經營,此項大賽已經成為河南藝術的一項品牌賽事。每一屆大賽,既是對以往大賽經驗的總結和發揚,同時也是對存在問題的反思和修正。本屆大賽,無論在大賽賽制、評獎辦法、還是評委規則等方面,都進一步完善、豐富,使得大賽更趨科學化、人性化,合理化,更有利于人才的發現和推出。(原標題:河南青年戲劇演員嶄露頭角 京劇曲劇異軍突起)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產業網(2013-06-2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