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心里有桿秤,知道你是重還是輕;老百姓就像一面鏡,知道你是濁還是清……”8月7日,豫劇《焦裕祿》中熟悉的唱段在濮陽市廉政教育基地唱響,也拉開了該劇在全省6個地市巡演的大幕。
豫劇《焦裕祿》由河南豫劇院三團排演,選取“火車站訪災民”、“瓦窯村搞調查”、“登封買糧食”、“為女兒換工作”、“痛斥浮夸風”等幾個典型故事,展現了焦裕祿同志“求實、親民”的可貴品質和偉大精神,深刻體現了他“心中裝著老百姓”這一主題,塑造了令人感動的焦裕祿精神。
該劇集中了我省戲劇界的大腕,國家一級編劇姚金城、何中興編劇,國家一級導演張平執導,國家一級作曲趙國安、湯其河、尹可富等聯袂創作,章抗美擔任舞美設計。劇中焦裕祿由河南豫劇院三團團長賈文龍扮演,陳清華、陳秀蘭等多位國家一級演員在劇中出演重要角色。飽滿的人物形象和跌宕的戲劇沖突讓劇場內千余名觀眾爆發出熱烈掌聲的同時,也使他們在濃重的豫劇唱腔中體味著焦裕祿真心為民的情懷。來自濮陽市直機關的很多黨員干部表示,這是一次思想的凈化和靈魂的洗禮,更加理解了走群眾路線的必要性和正確性。
據了解,此次巡演是河南豫劇院黨委開展學習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任務。濮陽演出后,將赴開封、信陽、濟源、鄭州、焦作等地演出。“演出《焦裕祿》對每位演職人員都是一次精神的升華,我們要用行動踐行真正為人民群眾服務,唱好戲、演好戲。”河南豫劇院黨委書記汪荃珍說。
新版豫劇《焦裕祿》 再現“焦裕祿精神”
《焦裕祿》劇照
近日,大型現代豫劇《焦裕祿》在河南省人民會堂連演6天。河南省94名廳級以上干部、近萬名黨員干部觀看了演出。焦裕祿雖然已去世了近50年,但舞臺上為民、務實、清廉的“焦裕祿精神”依然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震撼和沖擊。
據悉,該劇于2011年獲得了河南省第十二屆戲劇大賽一等獎,2012年又榮獲了中國豫劇節一等獎。
2010年,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決定將豫劇《焦裕祿》作為重點劇目來打造,并指定河南省豫劇三團來排演。
接到創作豫劇《焦裕祿》劇本的任務,編劇姚金成心里頗為忐忑。對國人來說,焦裕祿的形象可謂家喻戶曉。在此之前,同名電影《焦裕祿》早已深入人心。在這樣的情況下,唯有挖掘出新的素材、創新藝術呈現方式,才能打破創作上的困境,滿足觀眾新的藝術需求。姚金成坦言:“這是我創作生涯中最艱難的一次。”
為還原一個真實的焦裕祿,姚金成數次去蘭考采訪。他最大的收獲是發現了一些過去沒有用過的素材:比如,焦裕祿為“錯劃右派”平反、焦裕祿對“浮夸風”的批評與抵制等。正因為如此,豫劇《焦裕祿》在劇本創作階段就有了新觀點和新高度,新視角、新素材也為這部劇打上了當代的烙印。
導演張平也帶著主創人員進駐蘭考,他說:“要找到那個時候人的精神狀態很不容易,我們必須深入焦裕祿曾經戰斗過的地方。我們在蘭考了解到當時的風土人情,通過交談了解到當地群眾在焦裕祿的帶領下如何治理‘三害’。讓我感受最明顯的是,老百姓對焦裕祿的情感,到現在一點都沒有變。只有把原生態的東西還原到舞臺上,才能把觀眾拉回到1962年的蘭考。”
為塑造好焦裕祿這一形象,劇中焦裕祿的扮演者賈文龍多次接近曾經在焦裕祿身邊的人,與焦裕祿身邊的工作人員交談,還詢問了焦裕祿的女兒。“如何生動地再現焦裕祿,對我來說是一次挑戰。” 賈文龍說。
“我不想給焦裕祿貼上光輝偉大的標簽,我希望把他還原成一個真實的人,我們呈現出一個真實、自然的焦裕祿形象,剩下的就讓觀眾去思考、感受吧。” 張平這樣談及自己的創作初衷。
此次演出是河南省豫劇三團成立后的首次亮相,團領導高度重視,主創人員殫精竭慮,全體演職人員冒著酷暑,一天3場進行彩排。連續6天的演出,每一場演出都是對之前演出的改進與總結。接下來,河南省豫劇院三團計劃將《焦裕祿》進一步加工提高,爭取在全省巡演、進京演出,并計劃籌拍戲曲故事片《焦裕祿》。
沒有了傳統豫劇的華美服飾、精美造型,新版豫劇《焦裕祿》頌揚的“焦裕祿精神”仍然感人至深。正如姚金成所說:“‘焦裕祿精神’實際就是共產黨員愛老百姓、獻身事業的精神。焦裕祿帶給我們的是一種人性與黨性的力量,大型豫劇現代戲《焦裕祿》或許只是一個藝術上的展現,但他展示的人性力量能夠傳遞給當代觀眾。”
目前,河南省把弘揚學習“焦裕祿精神”作為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的重要內容。河南省文化廳藝術處處長閆敬彩說:“‘焦裕祿精神’是永遠不會過時的,他為官清廉,密切聯系群眾,一直是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而新版《焦裕祿》正是再現了焦裕祿這種為民、務實、清廉的作風。”(源自中國文化報)(原標題:豫劇《焦裕祿》啟動全省6個地市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