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山東省文化廳獲悉,為推動傳統工藝與互聯網、文化創意產業等融合發展,促進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山東今年啟動傳統工藝振興計劃。
計劃包括創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鼓勵和支持文化創意企業、設計企業和高校到傳統工藝項目所在地和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設立工作站,將科研理論成果與現有資源有機結合。加強協同創新,實施非遺傳承助力精準扶貧計劃,支持利用非遺元素開發衍生產品,助力傳承群體就業。加強理論引導,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專業力量,啟動傳統工藝類非遺保護標準制定基礎性研究。除此之外,還將舉辦振興傳統工藝高端論壇以及國家級、省級傳統工藝類項目保護單位、傳承人培訓班,提升傳承保護單位、個人的創新能力。
據了解,山東以傳統工藝為代表的非遺資源豐富,目前已整理出各類非遺線索5.6萬余個,173個項目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數量位居全國省域第二位,省級、市級非遺項目超2600個。“十二五”期間,山東各級投入非遺保護資金超21億元,良好的傳承生態為振興傳統工藝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