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海南省文體廳近日發布消息,對2015年海南省文化遺產保護與考古發掘取得的新成果作了說明。
據了解,2015年,經過市縣申報和實地考察,海南省文體廳報經海南省政府審定,并于當年10月公布了第三批10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組織完成全省近4萬件可移動文物的信息采集工作;組織完成斗柄塔、崖城學宮、儋州故城、蔡家宅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報批,完成東坡書院、瓊山學宮大成殿等文物修繕工程,指導實施蔡家宅、東方感恩學宮、潮州會館、天后宮、程德漢故居等文物修繕工程,推進定安高林村、文昌十八行村、三亞保平村等傳統村落文物保護工程實施。
過去的一年中,在文物考古發掘方面,海南各級文物部門和專家密切配合,先后對三亞市江林遺址進行試掘,完成陵水橋山遺址年度發掘工作。同時,完成西沙群島年度水下考古工作,珊瑚島一號沉船遺址發現石構件274件,提取37件;甘泉島遺址發現宋、明、清、近代遺存17處,采集標本55件;金銀島一號沉船遺址發現大量石構件和瓷片。海南省完成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認定工作,并舉辦第六屆黎族織錦大賽等35場“文化遺產日”活動,營造了民眾廣泛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劉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