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漢(?—公元44年),字子顏,漢族,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東漢中興名將,“云臺二十八將”位居第二,曾任偏將軍、大將軍,劉秀稱帝后,升任大司馬,封廣成侯。吳漢少時家貧,在縣中任亭長。王莽末年,因為手下賓客犯法,逃跑到漁陽(今北京密云西南),后來資用匱乏,便以販馬為業。往來于燕、薊之間,每到一處結交豪杰。更始帝立,派使者韓鴻徇行河北。有人推薦吳漢,說:“吳子顏,天下奇士,可與計事”(《后漢書·吳漢列傳》)。韓鴻召見吳漢,知所舉不虛,當即任命他為安樂令。
后來,吳漢隨劉秀北征,屢次率先登城,身先士卒,并擒獲謝躬,和諸將一起擁立劉秀即皇帝位,光武帝劉秀封吳漢為大司馬,更封舞陽侯。建武二年(26年)春,吳漢率軍在鄴東漳水大破檀鄉農民軍,收降十余萬人,光武帝派使者定封他為廣平侯,食廣平、斥漳、曲周、廣年四縣。建武三年(27年)春天,吳漢率建威大將軍耿弇、虎牙大將軍蓋延在軹西進攻青犢軍,大敗劉永。建武四年(28年),吳漢率陳俊及前將軍王梁,在臨平擊敗五校農民軍。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吳漢病重,光武帝親臨探視,問他有什么話說。吳漢回答:“臣愚無所知,唯愿陛下慎無赦而已”(《后漢書·吳漢列傳》)。死后,謚忠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