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東漢云臺二十八將之吳漢

2013/8/14 14:39:38 點擊數: 【字體:

東漢云臺二十八將之吳漢
吳漢臉譜

    民間傳說中,吳漢是個傳奇人物。首先奇在他的身世,評書《劉秀傳》中,一開場就講到吳漢的父親吳承恩因反對王莽篡位在金殿上和王莽以死相拼血濺當場,那時吳漢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王莽本來要斬草除根,但有人為保忠良之后故意對王莽說這個孩子不能殺,因為他的名字取的好。您想啊,吳漢吳漢,不就是無漢么,沒有漢朝,就是有新朝了,所以應當留著,不但留著,還要重點培養。結果不用說了,自然是養虎為患。

    另外不同版本的關于吳漢身世的民間傳說、話本、戲曲有很多,內容大同小異,有一出戲名字就叫《吳漢殺妻》,說吳漢和王莽有殺父之仇,反而被王莽招親成了上門女婿,替王莽賣命抓住了劉秀。后來吳漢知道了身世,就殺了自己的老婆,也就是王莽的女兒什么公主(一說老婆自殺),義釋劉秀,去跟隨劉秀鬧革命了。民間版的“吳漢殺妻”和他的老祖宗“吳起殺妻”一樣有名。

    正史中關于吳漢的身世就沒那么離奇了。吳漢原是南陽人(光武的老鄉),貧農出身,當過亭長(和劉邦一樣),后來犯法跑路了,在漁陽(現在的北京郊縣)地區販馬,結交了很多朋友。再后來天下大亂,吳漢亂世發跡,成為太守彭寵的手下,再后來就隨彭寵從劉秀了。民間傳說為什么把吳漢的身世演繹的如此離奇呢?我的看法是,主要是因為吳漢堪稱光武第一勇將,他的功勞最大,名氣也最大,光武的天下差不多一半是吳漢為帥打下來的,自然將傳奇的套子放在他頭上。就像明英烈中的徐達一樣,演義中的徐達甚至成了脫脫的學生。只有多制造矛盾才熱鬧嗎,看來演義和評書還是應當少看少聽,害多益少啊。

    說吳漢是劉秀手下第一勇將,可能會有爭議,光武手下猛將如云,二十八宿個個都是難得的將才,勇冠三軍的,如馬武、銚期、賈復、臧宮等,獨當一面的,如馮異、耿弇、寇恂、岑彭等,然而即勇冠三軍又能獨當一面的,非吳漢莫屬。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他成為了光武稱帝后的第一任大司馬。

    當時大司馬權利當和現在的軍委主席差不多,是掌握第一實權的官職。漢代的第一個大司馬好象是霍光,他就是靠這個大司馬職位飛揚跋扈的。從霍光后,一直到王莽篡位,一百二十年間,有一百一十八年是由外戚擔任大司馬的,所謂西漢外戚專權其實就是專了大司馬的權,可見這個位置的重要性。王莽稱帝前先后兩次擔任大司馬,也是在大司馬位置上發家的,甚至連劉秀也是在靠“行大司馬事”才有封官行賞的權利。大司馬的位置堪稱三公之首,吳漢的地位還在第一任大司徒鄧禹之上,更值得一提的是,吳漢在大司馬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九年,直到他病死為止,而王莽稱帝十五年間,大司馬就換了八個,可見吳漢的能力和劉秀對他的信任。

    吳漢加入光武集團的時間比較晚,如果按資排輩的話,大司馬的位置是輪不到他的。劉秀最初內定的大司馬人選也不是吳漢,因為那時吳漢還沒太嶄露頭角,光武第一個內定的大司馬是一個叫孫咸的無名將軍,因為劉秀相信讖文,劉秀稱帝前,有個叫強華(據說是劉秀在長安求學時的同學)的人給劉秀獻上《赤伏符》,里面有孫咸兩個字,正好他手下有叫孫咸的,便任命他為大司馬,送了不料名單一公布,諸將都不服氣,于是光武充分發揚民主,讓諸將推選一個大司馬,推選的結果就是吳漢,可見吳漢當大司馬是名至實歸的。

    吳漢能當上大司馬,除了自身能力外,還有幾個原因:

    第一是吳漢在爭取彭寵投靠光武事件中立了大功,這一點在《后漢書·吳漢列傳》中有很詳細記載。王郎在河北稱帝時,光武在河北的處境是非常艱難的,幾次死里逃生,吳漢說服彭寵投靠光武,對光武來說無異于雪中送炭。彭寵雖然后來又反光武,但彭當時對光武的支持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光武是很感激吳漢的,彭寵后來之所以造反光武,也和自己后來的地位反不及吳漢有關。

    第二是在當時騎兵已經興起,而出“騎”制勝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吳漢所在的漁陽和耿弇所在的上谷。吳漢販馬出身,后來在漁陽為武將多年,后來能所向無敵,和手下有一支能征善戰的騎兵是分不開的,這一點劉秀和諸將都是很佩服的,劉秀當時兩支最精銳的騎兵隊伍,也是交給吳耿兩人統帥。所以吳漢在眾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用鄧禹的話說,吳漢是“勇鷙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

    吳漢也確實是不負眾望,光武帝下決心和更始決裂后,命他持節到北方去征調十郡突騎(精銳騎兵)。更始皇帝任命的幽州牧苗曾聽到吳漢要來發兵,便暗中約束部隊,下令各郡不得響應征召。吳漢率領二十騎人馬一路疾馳,先行趕到無終,苗曾以為吳漢對他沒有防備,就到路上迎接。沒想到吳漢一見面,先發制人,立即指揮部下擒住苗曾并將其斬首,奪其軍權。這一舉動,使幽州震駭不已,所有城邑都望風歸附。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無終奪軍”。
中華百將圖中所繪制的吳漢將軍,就是用的這一典故。

    之后數年間,吳漢在平河北、定關中、破壟滅蜀的戰爭中基本上是以主帥身份率領眾將為光武打天下,可以說他是光武統一全國的最大的武將功臣。二十八宿中,至少有一大半當過他的副手或部下,這在光武眾將中是獨一無二的。

    劉秀對吳漢的評價是相當高的。吳漢性格非常剛強,每次隨光武帝征戰,光武帝不休息,吳漢就側足而立。不少將領一見戰陣失利就垂頭喪氣,惶怵不安,平日的風度威嚴全失。吳漢卻不然,每到這時,他整厲戰械,激揚士卒,不但毫不氣餒,反而愈加意氣風發。一次危難之際,光武帝派人去看吳漢,想了解他在干什么。回報說,大司馬正在修治攻戰之具。光武帝深有感慨,說:“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后漢書·吳漢列傳》)光武帝在發明了一個成語“差強人意”的同時,還把吳漢比喻成一個敵國那樣有威脅,在褒揚他的同時,潛臺詞好象是說,我一生滅國無數,你吳漢再厲害,還是逃不出我的手心。
這個“差強人意”本來是褒義詞,流傳至今竟然轉性為貶義詞了。

    歷史上的“吳漢殺妻”無處考證,而“吳漢斥妻”卻大有出處。《后漢書·吳漢列傳》記載吳漢出征時,他的妻子(不知其名,但肯定不是王莽的女兒)在后方買了一些田產,待他歸來得知后,不但狠狠訓斥了老婆一頓,還把地產都送給了故舊親友。他說:“軍師在外,吏士不足,何多買田宅乎”。

    吳漢在任大司馬期間,居于高位,常受倚重,與他沉穩不驚、強力謹質的個性很有關系。

    但吳漢的性格中,還存在著鷙狠殘忍的一面。吳漢經常放縱部下劫掠鄉里,光武的姐夫鄧晨的侄子鄧奉,本是光武的一員勇將,還曾經在劉秀落難時保護過陰麗華很長時間,就因為他的故鄉新野(也是陰麗華的故鄉)被吳漢部眾劫掠騷擾,一怒之下不計后果竟然叛漢,后來鄧奉被劉秀打敗,劉秀忍痛殺了鄧奉,卻沒懲罰吳漢,只是訓斥了幾句。也因此吳漢后來變本加厲,吳漢在攻破成都時,不但殺死公孫述的妻子兒女,滅盡他的家族幾百人,還任憑士卒大肆掠虜,焚燒宮室,摧殘百姓。這次光武帝勃然大怒,嚴厲地譴責了他,但也沒有撤他的職務和軍權。

    吳漢后來可能對自己年輕時的罪行后悔了,到他快死的時候,光武帝親臨探視,問他有什么話要說。吳漢回答:“臣愚無所知,唯愿陛下慎無赦而已”。意思是說皇上老兒你以后下達殺無赦的命令時要謹慎啊。

    真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史書上說吳漢為人厚質少文,造次不能達,也就是說他和二百年后另一個滅蜀將軍鄧艾一樣,也是個口吃將軍,說話結巴。不過他的下場可比鄧艾好多了,他的葬禮辦的和前朝大司馬霍光一樣風風光光,而鄧艾父子則同時身首異處,還被滅九族。歷朝歷代破蜀將軍中,吳漢的下場是最好的了。

    光武的老祖宗劉邦有個大臣周昌也是個結巴,而且結巴的很厲害,周昌為人梗直,對大漢忠心耿耿,還是劉邦的同鄉,但劉邦總是喜歡拿周昌的口吃缺陷尋開心,經常在朝堂上和周昌開玩笑。

    史書上可從來沒見過劉秀拿吳漢的口吃來開玩笑,這可能是光武和他老祖宗性格上的差別吧。

    可嘆英雄生逢其時,又逢其主者,千古無幾人呀。【原標題:東漢云臺二十八將之吳漢】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天祉樓網 2011-10-2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開封網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