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鳳 唐詩一首
李金國 四條屏
“中國書畫藝術品”論壇日前在深圳舉行,論壇邀請了多位處于中國書畫市場、藝術資本、藝術金融等諸學科前沿的專家、教授,通過不同思維途徑與語境方式,合力闡述了藝術品資本市場及中國書畫藝術品未來的發展趨勢。國內知名書畫收藏鑒賞家、北京華夏傳承拍賣公司首席藝術顧問張正欣認為,未來的十年間,中國的書畫市場將會有一個10~20倍左右的增幅,而不會像前十年30~200倍這樣一個大的“瘋漲”。
書畫收藏中的五類
不同的人群對書畫藝術品的看法各有不同。“畫家視自己的作品如同孩子,有著"十月懷胎"般的神圣;評論家是從作品本身去挖掘更深層次的含義,屬于再創作的過程;收藏家則是從自己的喜好和偏愛來將它視為心愛之物;書畫投資人簡單地認為它只是一支能獲利的產品,形同股票。”張正欣認為,書畫藝術品市場中可分為五類人群:
“收藏群體”對藝術品有深刻理解、真正摯愛且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經濟實力,他們不斷地去偽存真,持之以恒,最終成為受人敬重的收藏大家;“倒家群體”對藝術品熱愛的同時,又數年如一日地活動于文化市場中,既滿足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又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回報,他們最終成為書畫市場上的行家里手,且隊伍越來越壯大;“投資群體”以尋求利益最大化為終極目的,目前仍處于摸索演練階段;“企業家群體”以企業家為主,他們購入大量書畫藝術品以豐富企業文化形象,成立不同規模的美術館、紀念館及舉辦各種畫展,既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又樹立了企業的文化品牌;“邊緣群體”始終行走在藝術品市場的邊緣,他們始終在嘗試性的投資,其游移不定的個性及手頭并不闊綽的現狀,以及太過急功近利的做法是致命弱點。”
書畫市場將迎來高峰
張正欣認為,中國書畫拍賣行業已走過了20多年的歷程,然而真正地成熟和壯大則是這十年中的事情,“目前的中國整體經濟形勢理性回歸時期,書畫藝術品無可爭辨地成為資本投資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首先,孤立地看待書畫市場,甚至某一件作品、某一個畫家的漲跌是片面的,無法掌握其規律。應該正確地理解到,中國的書畫市場和中國的經濟市場是息息相關的。中國經濟在持續快速的增長過程中,必然帶動了中國書畫藝術品市場價位的不斷增長。此外,藝術品市場的資本不斷注入,使藝術品不斷漲價,貨幣的不斷貶值,無形中又起到了堅挺書畫藝術品價值的因素。”
張正欣預測,2012~2014年,書畫藝術品市場仍處于平靜期;2015~2016年的漲幅將會達3倍左右;2017~2018年又將是一個平靜期,也會有一倍左右的增長率,而到了2019~2021年,將又會有一個4倍左右的增長率。未來的十年間,中國的書畫市場將會有一個10~20倍左右的增幅,而不會像前十年間30~200倍這樣一個大的瘋漲。
投資書畫要“三力”
如何博弈書畫市場?張正欣認為,書畫藝術品投資須具備三力:一財力、二眼力、三魄力,“三者缺一不可。”
張正欣說:“沒有財力是沒法進入書畫市場。有錢買字畫當然方便多了,沒錢可以借錢、貸款都可以,這叫‘借雞生蛋’;‘有錢又有眼力’當然更好,如果對書畫藝術品的真偽、價位把握不準,也不難,同樣可以‘借’,多問別人,多求教老師,尤其是專業水平比較高的那些行內人;最后,魄力尤為重要,錢和眼光都具備了的時候,下不了決心,猶猶豫豫不出手,也成不了事。”【原標題:書畫市場將迎來投資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