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清人筆記里看到了一則關于董其昌的軼事,說是有個商人一直想收藏一幅董其昌的書法,但是又怕遇到假貨,于是,商人就托人介紹,找到了董其昌的一個年輕仆人。仆人聽了商人的來意,想了想,笑著讓他準備好足夠的錢,然后帶著商人到一個地方,說是去見董其昌。商人懷著喜悅的心情跟著那個仆人來到一個地方,見到了一個人,仆人介紹說這就是董其昌。賓主客套了一番,就叫仆人研墨,董其昌在商人面前揮毫潑墨,寫了一幅字。商人大喜,拜謝后,留下了足夠的錢,把那幅書法捧回家里,恭恭敬敬地掛在客廳正中。朋友來了,看到后都贊不絕口。第二年,商人又來董其昌住處附近,看到有人從轎子里下來,旁邊有人說是董其昌。商人遠遠望去,覺得這位董其昌與去年給自己寫字的董其昌長得一點都不像。商人就站在那里再次仔細看去,果然不是去年的那個董其昌,商人禁不住大聲直呼冤枉。下了轎子的董其昌聽到有人喊,就來到商人面前,問是怎么回事。商人就委屈地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董其昌聽了,笑著對商人說他去年被人騙了。董其昌看商人真心喜歡自己的書法,就決定寫一幅送給他。商人大喜,急忙拜謝。這次,商人捧著董其昌的真跡回家,欣慰地向朋友們夸耀?墒,商人的一個懂得收藏和鑒賞的朋友看了董其昌的真跡后,認為還不如那幅贗品好。
清人筆記里說,可見名家隨意應酬之作,真品常有不如贗品者,所以,真品和贗品不是靠工拙就能看出來的,也就是說,真品未必就是好的。
清人筆記里還有一則關于董其昌的趣事。董其昌曾經給一個朋友寫了不少的字,有一次,這個朋友拿著這些字去請董其昌自己品評哪一幅字最好。董其昌認真看了一遍,選出一幅結構綿密的作品,說這張是他的平生得意之作。不料,這個朋友聽了董其昌的話,又仔細看了看那幅字,笑著說這張字其實是別人臨摹的,不是董其昌的真跡。說完,兩人相視而嘆。董其昌自己尚且看不出自己書法的真假,別人就更難鑒別出來了。
董其昌活著的時候,就讓他的好幾個學生為他代筆作畫、寫字,董其昌死后,那些自行代筆冒充董其昌作畫、寫字的更是不在少數?梢哉f,后世流傳下來的董其昌的書畫作品是魚龍混雜,真真假假。不過,真的未必就好,假的也不見得都不好,關鍵在于是鑒別還是欣賞。其實,收藏的時候,鑒別和欣賞是不一樣的!驹瓨祟}:董其昌的書畫真跡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