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說,很久很久以前,香山、龍山至落鳧山一帶是大片的原始森林,人煙稀少,僅有的一些山民以狩獵為生,過著衣食無憂的平淡生活。不知經(jīng)過了多少歲月的變遷,隨著獵戶的繁衍漸多,靠狩獵已不能填飽肚子,他們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于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這些獵戶起早貪黑在落鳧山下開墾了大片的荒地。荒地開好了,種子卻沒有著落,這時忽然從遠(yuǎn)處飛來了一大群燕子,每只燕子口中都銜著稻谷種,燕子將稻谷種丟入墾好的荒地中又紛紛飛走了。獵戶們一齊歡呼,可是高興勁兒還沒過去,煩心事又接踵而來:由于天旱缺水,稻谷一直不會發(fā)芽。
一日,呂洞賓和鐵拐李云游洛水途經(jīng)這里,恰遇眾獵戶跪地祈愿上天降雨。呂洞賓對鐵拐李說:“今天碰巧路過此地,就幫他們一把吧。”鐵拐李點了點頭。為了試一試這些獵戶的誠心,二位神仙變成了須發(fā)皆白的老人,來到了一家獵戶門前說想討些水喝。男主人領(lǐng)著3個兒子出門找水去了,家中只有老太婆一個人。問明來意后,老太婆忙起身拿瓢從缸中舀來水,端到兩位老人跟前,可這兩位老人的肚子好像漏底桶,一瓢接一瓢的水喝下去后,還一個勁兒地叫渴。老太婆無奈,只得將缸中的水全部舀出來,放到他們的面前。他倆也不客氣,你一瓢我一瓢地灌,一直灌到滴水不剩,還嚷嚷著沒喝夠。老太婆嘆了一口氣,說:“兩位老人家,不要怪俺小氣,俺家實在沒有一滴水了!”看他們不相信,她又說:“俺家附近只有一個腳脖深的水坑,每天只能舀到一擔(dān)水,今天,你們把俺全家的水都喝光了。”說著,她拉著兩位老人出了門,與他們一起站在高處,指著落鳧山下挖的大大小小數(shù)不清的深坑說:“俺有3個兒子,加上孩子他爹是4個勞力,工夫沒少下,就是挖不出水來。唉!俺一家人開了一大片荒地,要是有水就可以種莊稼了。可惜無水難養(yǎng)人啊!”見兩位老人低頭不語,她又說:“要是老天爺開恩能讓俺們找到水,就是讓俺這把老骨頭上刀山下火海都行啊!”
此時,兩位老人一下子恢復(fù)了神仙模樣,笑呵呵地對老太婆說:“老人家不要傷心,你抬頭往前面看!”呂洞賓的手中突然變出了一個閃閃發(fā)光的犁鏵,從落鳧山向南一劃,引來了落鳧山和擂鼓臺山之山溪。呂洞賓用過的犁鏵隨手扔在了落鳧山東北方向的一座山上。后來當(dāng)?shù)匕傩諡榱思o(jì)念呂洞賓的善行義舉,就把這座山稱作“鏵角山”。呂洞賓劃出的一條蜿蜒山溪順勢向南流淌,被稱為“仙犁溝”。從此以后,落鳧山下勤勞能干的獵戶們憑借優(yōu)越的灌溉條件,在仙犁溝兩岸大量種植稻谷,子子孫孫在這里繁衍生息,一代代過著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久而久之這條溝也改名為“稻田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