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傳統文藝 >> 文藝賞析 >> 瀏覽平頂山

走上滍陽嶺 踏訪應國墓地

2013/12/7 15:10:34 點擊數: 【字體:

走上滍陽嶺 踏訪應國墓地


    一座南北長約2400米、高出地面10米左右的土嶺上種滿了玉米、芝麻和大豆,土嶺西側不遠處有一條小河,河水清澈見底,水面像綢緞一樣光滑。與河相隔的是平靜安然的應山。土嶺東側高樓若隱若現,這便是正在建設中的平頂山新城。除了四周的農舍和樹梢間的裊裊炊煙,實在看不出這里有什么特別之處。

    當地人叫這道土嶺―――陽嶺,它的另一個稱謂卻如雷貫耳―――應國墓地。隨著近年來的挖掘,一個消失了的周代封國―――應國,慢慢地顯現在世人的面前……

    滍陽嶺與應國墓

    7月21日下午,筆者和新華區滍陽鎮北滍村的文管員聞太平乘車,沿迎賓大道從北滍村南西行不遠就到了目的地。“就是這兒”,聞太平指著南北兩段土嶺說:“由于這道嶺在我們村的西側,所以村上人都叫這里‘西嶺’,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滍陽嶺。”

    橫穿滍陽嶺的迎賓大道旁豎著兩塊碑,上寫:應國墓地。上到嶺上,整個滍陽嶺、四周的村莊及應河水一覽無余。“滍陽嶺東西寬約100米,東西兩側50米外的地方各有一道與嶺平行的溝,主要是為了保護這道嶺。20多年前,有關部門在溝的旁邊豎了界碑,當年這界碑還是我栽的呢!”聞太平自豪地說。

    聞太平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南段的嶺有好幾家磚廠,凹下去的地方都是當年磚廠燒磚用土造成的。“磚廠挖土時挖出了不少‘東西’,可當時誰也不知道那是幾千年前的‘寶貝’”。

    為了保護文物,當年嶺上的5家磚廠早在1990年全部被取締。聞太平說,到目前為止,文物部門開挖的也都是這段嶺。他指著一處種著莊稼的平地說:“象征我們平頂山的鷹就是從這里被發現的。”在這塊平地西側有一塊寫著“河南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應國墓地”的石碑,這塊碑是新華區政府于1993年9月立下的。聞太平告訴筆者,東側不遠處就是當年省文物局工作人員現場住宿的地方,當時的工作條件很不好,但他們對文物的發掘非常認真。

    自從這里被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村民也都成了文物保護者,發現什么問題都會及時上報,作為當地文管員的聞太平也是陽嶺的主要守護者。

    “想了解這段歷史及挖掘情況,你得去問市文物局的孫清遠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王龍正。”聞太平說。

    “收購”來的國家一級文物

    7月22日上午,筆者與正在魯山縣南水北調工地進行考古工作的市文物局文物工作隊副隊長孫清遠取得了聯系。“應國是兩周時期中原地區的一個姬姓諸侯國,有關它的歷史,古代文獻記載得很少。它大致在現在的沙河以北至汝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其中心區域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一帶。應國墓地發現之前,人們對應國知之甚少。根據應國墓地出土的應國銅器銘文,人們才逐漸對它有所了解。”孫清遠說。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平頂山晚報 2006-08-08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千年春秋 一線牽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