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間,陜州原店鎮(zhèn)出了個兀禮夫,在朝中任布政司大夫,告老還家后,要在村內(nèi)建筑宅邸,驚動了村鄰四舍,忙壞了跑腿的賈狗。
賈狗目不識丁,百事不通,卻專會巴結(jié)有錢有勢的鄉(xiāng)紳。奉迎獻媚,拍馬溜須,十足的奴才相?稍诟F百姓面前呢,大擺老爺架子,催糧派款,抓夫拉丁!誰家有個紅白大事,他便大大咧咧前去,指劃一番,大吃大喝,揚長而去。要是大戶人家有個事呢,他小腿跑得可勤快了,請大工,催小工,吆五喝六,以顯示對主家的一片忠心。兀大人建宅,這可是顯能的好機會,賈狗跑遍四省,請來了山東的張師,湖南的王師,陜西的李師,河北的趙師。動工這天,兀大人擺宴席犒勞眾師,一一把盞,敬完四位后,發(fā)現(xiàn)旁邊還坐著一位小娃子,忙問賈狗:“這位小師傅是——”
“喂!你是干啥的?”賈狗氣勢洶洶地問。
“幫忙的。”小伙子回答。
“你眼睛瞎啦?這是匠人席,小工是隨便坐的嘛?”
“我是來干匠人活的。”
“匠人,哈哈!誰請你來!”
“沒有請,主動上門,報答恩情。”
兀大人一聽話有蹊蹺,忙問:“恩人,你是哪里人?”
“就是咱原店人呀。”
“胡說!”賈狗喝斥道,“你是原店人,我咋不認識?”
“你不認識我,我可認識你!是誰把我爹強拉兵丁,死在外邊的。”小伙子兩眼射出仇恨的目光。
賈狗一楞,“哦,是你呀石娃,這幾年不見,只當你在外討飯喂狗了,想不到你還能回來。想混飯到小工群里去,走!”他一把推去,誰知石娃紋絲不動,如石墩一般,反把他手掌推得生疼。
“我也沒到你家,管得著嗎?”石娃搶白賈狗后,轉(zhuǎn)身對兀禮夫拱揖說:“兀大人,我爹死在疆場,我媽遭災年又活活餓死,那時我還小,跪在娘尸旁邊哭天無路,喊地無門,虧得你查訪路過,發(fā)慈悲施舍我紋銀十兩,葬了老母,有了盤纏外出謀生。十年過去了,此恩我銘懷難忘,只圖報答。聽說你今日動工建宅,正好我學得木工泥瓦活雕梁刻棟薄技在身,特地趕來相幫。”
“哦,是這呀。”兀禮夫忙讓石娃上座,敬酒一杯。
賈狗瞪瞪眼,干氣沒辦法。
酒席間,談到工程的事,石娃說:“包在我身上,由我設計指派,保證讓兀家府邸,天下無雙,千秋萬代,永不磨損。”
“哈哈!”賈狗一旁獰笑著諷刺說:“原店出了個吹死牛的,竟敢在四位名匠面前擂大話,真丟原店人。”
四省匠人也忿忿不平。
兀禮夫也懷疑石娃的技能,加之論年齡、資歷,石娃也當在可有可無的地位,他當下決定四省匠人分建東南西北四面樓閣廂房,各顯其能。至于石娃呢,心里雖然瞧他不起,可也不能掃面子太甚,就說:“照壁墻和石墩還沒人做,這也是匠人活計,有勞你了。”心里想,這些粗活計,做不好也沒甚要緊。
石娃這下可氣了。十多年來,他跟著一位民間名師學藝,出師后,石娃親手設計蓋了多少樓臺寶塔,深宅大院,偏偏回村來卻被賈狗諷嘲,兀大人小瞧,可主家不中用,他也沒法子,就幫那四個匠人在緊要活計上干幾下。那些雕花峙關,透花獸脊,鉤連棧等精細活兒都是他做的。四省匠人見他做得實在精巧,也樂得讓他干,反正功勞是自己的。
就這樣,大院建起了,甚是壯觀,可照壁墻上還是一片空白,柱石墩還是方方正正的原料坯子。這下賈狗有話了。
“我說你小子來混飯了,果然如此。告訴你,明天兀大人要搬院了,照壁墻石墩做不好,我拿你官府是問!”
“哼!把心裝到你狗肚里呢。”石娃袖著雙手,冷冷回答。
當天晚上,只聽斧鑿釬響,石娃摸黑整整忙了一夜。
第二天是兀禮夫大人喬遷大喜,但見高臺階,慢粉墻,雕花峙頭格欞窗。門樓上方懸掛著泥金大匾,上書“文曲高聳”,是當朝皇上親筆御賜的。在鼓樂喧天爆仗聲中,兀大人陪同達官顯貴,親朋好友漫步登上臺階。邁進大門,抬頭一看,呀! 只見照壁墻上,雕刻著名花異卉,中心圓楞月餅形的圈內(nèi)是鳳凰展翅,周圍分布有喜鵲登枝,黃鸝鳴翠,春燕剪柳,仙鶴戲水……各類鳥雀,不下百種,花草枝葉,栩栩如生,真是鶯歌燕舞,百鳥朝鳳,看得人眼花繚亂,拍掌稱絕:
“哎呀!巧奪天工,真乃魯班在世!”
“兀公,何處請來名師,仰光一瞻。”
兀禮夫這才明白石娃才氣高超,只悔自己有眼不識,慢待了這位小師傅,忙不迭聲喊:
“快請石師傅坐上席,坐上席!”
人們村內(nèi)村外找個遍,連石娃的影子都沒找到。石娃已經(jīng)連夜出去了,再不回來了。他知道在村里有勢的是豪紳,橫行霸道的是賈狗,有學問的用不上,有手藝的難施展,于是,他便一去渺無蹤跡了!
兀禮夫連連嘆息,再一看廊柱,只見石墩已被雕刻成圓鼓形,圖案花紋,精致優(yōu)美,每個墩上有五個小石獅圍柱而坐,其神態(tài)活靈活現(xiàn),喜愛煞人,他便惋惜石娃的離去。
當天晚上,更深人靜,舉家正要安歇,忽聽院內(nèi)燕鵲啁啾,群鳥啼鳴,還聽得撲撲楞楞地在枝頭趣鬧呢!兀禮夫又驚又喜,忙和夫人丫環(huán)持燈觀看,剛出房門,只見走廊上一群小獅子搖頭晃腦,滿院亂竄,夫人丫環(huán)都嚇得大叫,兀禮夫忙把房門關上。于是一夜間不得安寧,也不敢出房門一步,直到天明雞叫。院內(nèi)才寂靜如故。出門一看照壁上百鳥姿態(tài)與昨日又是一種。連鬧幾宵,攪嘈得不能安息,兀禮夫不知該怎么辦才好。賈狗聽后忿罵說:“這一定是那個窮光蛋搗的鬼!”為討好兀禮夫,他用撬杠把石墩別動方位,又掄起錘子把照壁上的鳥嘴一一砸掉,果然,夜間就鴉雀無聲了。
幾百年過去了,這座百鳥朝鳳院至今保存完好,照壁上精美的工藝,招引了許多游客觀賞,只是鳥的嘴全被賈狗砸掉了,多少匠人贊嘆不已,誰也沒有本事把百鳥的嘴再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