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記者采訪了鄭西高鐵三門峽南站客運值班員、青年志愿者馬慧娟。
早在株洲鐵路機械學校讀書時,她就是一名活躍的青年志愿者。參加工作后,馬慧娟更是把大部分業余時間投入到青年志愿者活動中,并多次榮獲“優秀青年志愿者”稱號。
2010年2月鄭西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馬慧娟被選派到高鐵三門峽南站當客運值班員。從此,她的志愿服務活動多了一項重要內容,那就是更多地與農村孩子打交道。
高鐵三門峽南站位于三門峽市和陜縣之間,周圍多是農村。不經意中,常來車站玩耍的農村孩子的安全開始牽掛著馬慧娟那顆敏感的心。不久,機關團委組織青年志愿者到陜縣雷灣小學送溫暖,作為組織者的馬慧娟可沒少費心思。她說:“因為我自己沒孩子,不知道他們喜歡什么樣的書籍和文具,為此不得不向有孩子的親朋請教。”她清楚地記得,當她把大堆的書籍和時尚的文具送到孩子們的手中時,這個以外出務工農民子女為主的學校頓時沸騰了。一個小女孩拉著她的手一個勁地說:“阿姨,我最喜歡看伍美娟的小說了!”
有一次,在公安系統工作的愛人說,當時速350公里的動車經過的時候,一粒黃豆大的石子就有可能把火車的玻璃打個窟窿。深受震動的馬慧娟不禁聯想到,車站周圍經常有小孩來玩耍,在對高鐵充滿好奇心的同時是否會有安全隱患?(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為全面了解和掌握鐵路周邊村鎮情況,她主動深入高鐵站周圍2.5公里范圍內6所中小學校了解情況。根據馬慧娟的建議,2010年初,團組織開始啟動“跨入高鐵時代、共享平安生活”護路宣傳教育活動。那段時間,馬慧娟和志愿者們經常利用輪休時間,深入鐵路周圍村鎮和學校開展安全知識教育,普及愛路護路常識,還和陜縣的張灣鄉中、尤灣小學建立了長期聯系,受聘擔任校外輔導員,到班級中舉辦各種安全講座。
2010年夏天,鐵道部團委組織開展了“高鐵杯”全國少年兒童繪畫大賽,馬慧娟和她的同伴們分別動員附近學校的學生參加,沒想到孩子們熱情高漲,不知道怎么畫的時候就會打電話:“怎樣在繪畫中體現‘高鐵元素’?”為此,她分兩次組織孩子們到高鐵站參觀,給孩子們講解高鐵發展概況和新技術。一幅幅體現孩子們童真之心的作品很快出爐,最后竟有560多幅作品參選,其中還有三個孩子的作品在大賽中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
鐵路員工的工作性質比較特殊,沒有固定休息日,馬慧娟每周只能輪休一天半。但是,每當團委組織到附近的中小學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她“有時間一定會去”。說起此事,馬慧娟講不出什么大道理。她只是覺得,和孩子們在一起“挺高興的”,把業余時間拿出來做志愿服務工作“挺好的”。
在馬慧娟的帶動下,她所在的站區,有120余人先后加入青年志愿者行列,累計服務時間超過13000小時。【原標題:農村孩子的“知心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