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三門峽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三門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上陽苑散記

2013/10/9 16:50:02 點擊數: 【字體:

 
    南山之陽,有連霍高速公路貫穿東西;南山之陰,有幽幽澗水靜靜流淌。其左,有萬里黃河洶涌澎湃;其右,有隴海鐵路穿山而過。上陽苑,就坐落在南山之上。

    山前千米之外,有一仿古牌坊。此牌坊有三門,為方柱廡頂,立石獅鎮守,極見氣勢。牌坊橫額上書寫著“上陽苑”三個大字,另有兩副對聯鐫刻于柱面青石之上。一副是“碧水粼粼,瀲滟波光浮北岸;青天朗朗,蒼茫云靄下中條”,一副是“芳草萋萋,一城廣廈一城翠;惠風裊裊,滿苑奇葩滿苑春”。

    撰聯者是河南詩詞學會副會長方留聚先生,書寫者分別是中國書協主席張海先生和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兩副作品風格迥異,一為隸書,一為便體,一個莊重,一個灑脫,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稱得上是文采與書法俱佳的上品。

    山腳下是一片開闊地,又依勢開鑿窯洞十幾孔,用于餐飲、娛樂,方便市民來此消閑。最可稱道的是這里所建的金泥齋文化廣場,在此可欣賞到三門峽市的豫西剪紙、澄泥硯、皮影等獨有的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令觀者大飽眼福。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同志在《中原文化與中原崛起》一文中將我省文化概括為十八大類,細數之下我市十占八九,而此處便是典型的民俗文化大觀園。你只要想起近在咫尺的廟底溝的史前文化,只要想起由虢國演化為郭姓的姓氏文化,只要想起瀕黃河而繁衍生息的農耕文化,就會為自己腳下這片土地的厚重底蘊而感到自豪。

    拾級而上,有青松翠柏夾道而生,老樹蔥蘢茂盛,新樹一派生機,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抬頭仰望,始覺山頂閣樓氣度不凡;回首俯視,更見腳下城市恢弘壯美。這景致,使我想起“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的名句:“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其駭矚……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所謂“編新不如述舊,刻古終勝雕今”,有先賢大塊文章在,雖非專門為此所寫,但已窮盡此間萬象,我輩后生小子,又豈敢再來置喙?

    登臨山頂,視野驀然開闊,天高地遠,一望無垠。漫步于坦蕩如砥的大廣場上,田野里淡淡的果香隨著微風輕輕飄來,滿身的疲憊頓時一掃而光。此情此景,正可用杜牧的一首絕句來形容:“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一千多年前寫的東西,竟似專為上陽苑量身定做,怎不讓人拍案叫絕?待到夜色降臨,車水馬龍的上陽路在兩排國標燈的照耀下,恰似一條熠熠生輝的星光大道。而山道上的彩燈也次第開放,在山勢迂回的曲折中隨形高下,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還有遠處那相互輝映的萬家燈火,直看得人心曠神怡。

    古虢國的上陽宮早已灰飛煙滅,新世紀的上陽苑卻又巍然聳立。須知歷史和文化薪火相傳,世代哺育著這片熱土上勤勞善良的人們。讓我們踩著祖先們的腳印,一起創造和諧美好的明天吧!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區政府辦 2012-03-19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上陽路漫思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