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央作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決策,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的提出,各級政府加大了對王公莊村繪畫產業的扶持和服務力度,先后投資 1000余萬元,為該村鋪修道路近4公里,建起藝術村門、農民文化廣場和農民繪畫藝術中心,并對該村的村容村貌進行了綜合整治。
如今走在寬闊的水泥路上,近觀農民畫廊的仿古建筑,遠望農民繪畫藝術中心大樓,已經很難想象昔日泥濘小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光景。
“南方的深圳大芬村通過發展油畫產業已成為我國油畫繪制、加工、出口基地,希望北方的民權王公莊村能夠成為國畫基地,吸引全國的畫師聚集到王公莊村來。”王建民這樣表達他的心愿。
歷史選擇一個地方,總要關照到其內因和外因。歷史選擇了王公莊,其外因便是中國優越和寬松的文化體制成就了王公莊。其內因即是王公莊不同于許多村落的獨特基因:生活在黃河故道邊的王公莊人,他們向來安土重遷,對故土的依戀,讓他們以為外出打工只是養家糊口的手段,一旦能力和時機具備,他們愿意回到故土建設家鄉。
記者也一直向每一個農民畫家探究一個問題:農民畫家本人是如何看待自己農民與畫家身份重疊的?他們的答案如出一轍——他們依然是農民,盡管已不再依附于土地,但對這片土地依然愛得深沉;他們同時也是畫家,以愛好生根,因執著開花,在市場化、產業化中結果。
“民權虎”的世界舞臺不是一朝搭建成的
在王公莊文化廣場藝術展廳二樓,四面潔白的墻壁上,滿滿布展著的圖片,記錄了點點滴滴王公莊成長、壯大歷史進程中的珍貴記憶。東面和南面墻上,是政府關懷篇。最醒目的亮點,就是劉云山部長回復給王公莊的那封信,開頭是:王培振等農民朋友,年三十收到你們的來信,聽到你們的喜訊,十分高興。樸素的情感中,深切洋溢著那么一股貼近民心的關懷和喜悅。
“那時的情景,我還記得清清楚楚,就跟昨天剛發生似的。”王建民這樣向記者描繪當年劉云山部長視察王公莊時的情景,“我記得那天,劉部長來到我的畫室,他一直站著,不停地看著、問著、聽著,也不停地感嘆著,不知不覺已過去20多分鐘。在往外走的時候,劉部長對身旁時任河南省委書記的徐光春說,這畫不錯,這是我們農民的創造!河南就是出奇跡的地方!”
肖彥卿向記者透露,曾經一位外地自稱來“取經”的朋友這樣問過他:“俺們那兒畫畫的比你們多,畫得也不見得比你們差,卻沒你們名氣大,你能說說彎彎兒在哪兒嗎?”“我的回答是,黨和政府不懈的支持!王公莊的畫家是演員,領導和政府就是總策劃。總策劃為我們演員搭建好舞臺,演員才好施展。”肖彥卿打比喻說。
事實正是如此。王公莊村原本是黃河故道邊一個十分偏僻、貧瘠的小村子。記者在采訪肖彥卿的時候,說到這一點,他的妻子在一旁忍不住插話說:“那時有多窮?你想想吧,5年前我們家還只有3間房子,其中一間還是草房。那時屋里除了人,四壁都光光的。當時那位叫張瓊的部長來我們家的時候,一下車就踩了一腳泥。哪像這會兒,滿莊子再找不出一段土路。”
無論從哪個意義上說,2005年都是王公莊歷史的劃分點。這一年9月,商丘市委、市政府在眾多文化專業村中慧眼“發現”了王公莊,并把它定為“文化產業發展示范基地”,從此,王公莊的農民知道了一個新的名詞——“文化產業”。也是從那時起,王公莊在黨和政府的引導下,一手拿鋤頭,一手拿筆桿,開始走上以繪畫為主導產業的致富路。
歷時5年,方圓5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廣場周圍60座占地1200平方米的標準畫室和長1500米的繪畫一條街,村里到民(權)菏(澤)公路長2.2公里的專線公路,總投資800萬元的農民繪畫藝術中心,總投資300余萬元的標準農民特色畫院,總投資300萬元的虎嘯山莊度假村……此外,2005年,王公莊人成立了王公莊繪畫有限總公司,并申請注冊了“民權虎”、“王公莊”商標。2006年4月,王公莊人在河南博物院舉辦了第二屆王公莊農民書畫展,多幅作品被北京博物院收藏。目前的王公莊不僅有專業的繪畫創作團隊,還組建了經紀人委員會,專業負責老虎畫的銷售推廣,甚至還在各地設立了代理銷售網點。畫虎村網站也于2009年2月26日正式開通。一個一度典型的小農業村,先后被授予全國文化(美術)產業示范基地、河南省特色文化(繪畫)村。
而在宏觀的扶持和指引下,黨和政府也始終給予了王公莊更無微不至的關懷。畫虎村的主體是農民畫家,畫虎村的品牌價值體現在農民畫家身上,而畫家綜合素質的高低決定了“中國畫虎第一村”和“民權虎”品牌的生命力。因此,一直以來,黨和政府積極組織王公莊村農民畫家積極走出去,虛心求教,力求使自己的綜合素質、畫技得到提高。2008年7月,中宣部、中國文聯以及中國美協組織藝術家前來指導,更使王公莊村的農民畫家有了一次與全國著名畫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肖彥卿回憶說:“那些藝術家是熱情的,充滿關愛的。他們先后走進我們的畫室,仔細地觀看了虎畫和工筆人物、花鳥畫等作品,對我們扎實的基本功、細膩的繪畫技法給予充分肯定,并對不足之處進行現場指導。此后還為我們進行了一堂生動、精彩的輔導講座,就構圖、造型、補景、色彩、意境等方面進行了講解、指導。”
當時的劉大為這樣表示:“農民畫家們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卻達到了相當水準,目前已經形成了美術產業發展的雛形,在發展繪畫市場上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路子,取得這樣的成績相當不容易,王公莊村發展繪畫產業的經驗值得推廣。”針對農民畫家的作品,劉大為認為,畫家們在背景處理、構圖設計上還有需要提高的地方。除了畫好老虎外,在石頭、松樹等配景上還要下工夫。
“我永遠感激政府的扶持和關愛!”農民藝術家王春麗說。2007年8月20日,她被選送去日本參加學習為期20天的“一村一品”管理經驗,這使她進一步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談到那次日本之行的收獲,王春麗依然異常興奮:“到了國外,才真正看到了自己在繪畫方面的差距,比如畫卷的尺寸、裝幀的精美程度,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如今的“民權虎”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文化品牌。在北京、廣州、開封等大中城市的繪畫市場上,都有專門出售“民權虎”的攤位。談到政府和各界的幫扶給王公莊村畫虎產業帶來的巨大變化,肖彥卿深有感觸地說:“以前,我們的畫知名度不高,經過各級政府這幾年的幫扶,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變化。同樣的一幅畫,在2004年前只賣到一兩千元,而現在,價格動輒上萬元,甚至幾十萬元一幅的都有。”【原標題:歷史為什么選擇了王公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