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商丘 >> 歷史傳說 >> 紅色革命故事 >> 瀏覽商丘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淮海戰役第一槍

2013/4/12 15:59:26 點擊數: 【字體:


淮海戰役第一槍

 淮海人民的支前車隊 (資料圖片)

 
    60年前那場空前規模的戰役,是書寫在中國革命史上的輝煌篇章。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在地方部隊的配合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下,歷時66天,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自臨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區域內,發起了偉大的淮海戰役(國民黨方面稱為“徐蚌會戰”)。共產黨以60萬部隊戰勝了裝備與戰力優于自己的80萬國民黨精兵,創造了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典范。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中歷時最長、規模最大、殲敵數量最多的一次戰役,它直接加速了中國革命的進程。
 
    這些恢宏大氣的史料很多人耳熟能詳。然而,淮海戰役第一槍究竟在哪里打響?有充足的史料表明,1948年11月6日至8日,震驚中外的淮海戰役首先在商丘虞城張公店打響了第一槍,為決戰淮海拉開了序幕,為解放全國奠定了勝利的基礎。在中國共產黨成立88周年之際,讓我們翻開淮海戰役這一弘篇巨著的前頁,再次感受中國共產黨的運籌帷幄和商丘人民為淮海戰役做出的巨大貢獻。

    大決戰條件逐漸成熟
   

    1948年秋,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國發動的秋季攻勢中連戰告捷,先后取得了濟南戰役殲敵10萬人、遼沈戰役殲敵47.2萬人的偉大勝利。戰爭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革命已經進入了大決戰的前夜,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領導集體,正醞釀著重大決策。

    在濟南戰役勝利結束和遼沈戰役順利進展之際,我軍對敵人進行戰略決戰的有利條件正在逐漸成熟。1948年9月24日7時,華野領導人粟裕發電報給中共中央軍委,“建議立即進行淮海戰役”。毛澤東審時度勢,與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商議,于9月25日19時復電,同意粟裕的建議:“舉行淮海戰役,甚為必要。” 10月11日,中央軍委下達了《關于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指出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重心是華野,在徐州以東,迷惑、牽制、阻擊敵人,成合擊徐州態勢,以保證華野主力殲滅黃百韜兵團的作戰。
 
    1948年10月下旬,正是豫東農村出紅薯的時節,陳毅、鄧小平率中野前線指揮部和一、三、四縱隊來到柘城,陳毅住果子園村,鄧小平住劉樓村。在劉樓,房東劉保善的妻子請鄧小平住院子的北屋正房。鄧小平深知當地的民俗,堅持住在西屋偏房。11月3日,指揮部遷到永城裴橋,并在此召開重要會議,陳毅、鄧小平向豫、皖、蘇三分區傳達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關于進行淮海戰役的決定,為即將發起的淮海戰役作出部署。

    國民黨軍統率部發現中原野戰軍主力向徐州方向移動,異常緊張,急忙下達了以徐蚌會戰為目標的作戰部署,調集兵力,緊縮防線。為配合東線華野殲滅黃百韜兵團,我軍決定以斬斷徐蚌段來鉗制徐州以西、以南敵軍。11月5日,鄧、陳致電中央軍委,提出先打國民黨181師米文和部,復電后決定近日開戰。
 
    張公店,打響淮海戰役第一槍
 
    遵照野戰軍首長部署,中野一縱司令員楊勇、政委蘇振華11月6日15時決定,當晚部隊分成左右兩路向張公店、馬牧集進擊,乘敵于立足未穩之際,于7日拂曉前將其分割包圍,爾后集中兵力各個殲滅。

    敵181 師在我軍追趕下,在商丘縣城搶劫大批物資,連夜向東逃竄,6日晚8點逃至張公店周圍的26個村莊,在中野一縱的迎頭截擊下,被迫收縮在以張公店為核心的8個自然村中。

    7日,我軍中野一縱、華野三縱順利完成對蔣軍181師的合圍。一縱指揮所設在花寺集。按照中野一縱作戰命令,7日17時30分,我軍突擊隊在花寺集北二里陸莊村后,向時莊駐守敵人發起主動出擊,打響了淮海戰役第一槍。當時,槍聲四起,殺聲震天,炮火轟鳴,我軍迅速拿下時莊。凌晨4時,中野一縱二旅八團趁夜色攻打張公店東南胡莊,殲滅徐州剿總司令部突擊隊。下午17時,八團三營向張公店東部駐有敵輜重營的胡樓發起攻擊,激戰一個多小時,全殲輜重營,俘敵250余人。
 
    與此同時,華野三縱在張公店北部與國民黨軍展開激戰。8日11時,三縱主力殲滅馬莊之敵,敵軍深感末日來臨,亂作一團。這天寒風凜冽,英勇的人民解放軍對張公店發起了最后總攻,迫擊炮集中火力猛轟敵師部,爆炸聲驚天動地。敵軍在解放軍的四面攻擊下,向張閣方向逃竄突圍。米文和見守寨不成,性命難保,就化裝成老百姓逃走,在任樓附近被我軍當場活捉。17時,僥幸突圍逃到張閣的181師少數人員全部繳械投降。此役殲敵5600余人,其中斃敵1300余人。
 
    現在永城陳官莊淮海戰役紀念館存有當年的新華社報道張公店戰斗獲得勝利的消息。內容如下:

    (新華社淮海前線九日電)強大的人民解放軍,解放淮海地區戰役已經開始,七日已在商丘以東之張公店地區,全部殲滅由商丘東逃之敵五十五軍一八一師,該敵除斃傷外全部被生俘。包括該軍副軍長兼一八一師師長米文和在內。一八一師系九月底由魯西南菏澤逃至商丘,本月六日由商丘東逃即遭全殲……此敵一八一師僅經一夜作戰即告解決。
 
    張公店戰斗中,300余名人民解放軍戰士壯烈犧牲,他們灑盡熱血,長眠在商丘虞城的這片土地上。為了紀念烈士們的豐功偉績,現年83歲的虞城縣圖書館退休干部李榮貴和63歲的虞城縣大侯鄉法華寺村傷殘軍人朱新起兩位老人呼吁要建一座張公店戰斗紀念館。他們耗費了10年心血,搜集了許多解放軍用過的電話、獨輪車、擔架和有關張公店戰斗的珍貴資料與照片等。這些革命文物將和烈士們一起永垂不朽。
 
    商丘人民形成巨大支前洪流
 
    淮海戰役張公店戰斗是中國革命解放戰爭史上偉大的里程碑。張公店戰斗消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有力地支援了我軍東線作戰。張公店戰役之后,我軍把黃百韜兵團分割包圍于徐州以東的碾莊地區。1949年1月6日至10日,華東野戰軍對被包圍的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經過4天戰斗,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共30萬余人,俘獲杜聿明,擊斃邱清泉。震驚中外的淮海戰役以我軍的徹底勝利而宣告結束。

    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最偉大的一次戰役,它直接加速了中國的革命進程,就是這場大決戰的勝利,得以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戰爭走向和平。在此后60多年的時間里,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并在近30年取得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

    商丘是紅色的沃土,是英雄的城市。淮海戰役中,商丘人民踴躍支前,形成支前的巨大洪流。支援前線的大量運輸任務是人民群眾肩挑、背扛、用牲口馱和小車推完成的。他們日夜不停,風雪無阻,縱然敵機狂轟濫炸也嚇不住。據統計資料顯示,在整個淮海戰役中,商丘共運往前線糧食200多萬公斤、彈藥270噸,磨面粉11萬公斤,做軍鞋萬余雙。這些業績將永遠載入淮海戰役的光榮史冊。

      (本文由華商文化研究會紅色文化研究組朱新起、李榮貴、王正軍、施慶華、李相省、孫建民等提供相關史料。)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商丘日報 2009-07-01 作者:李艾凌
0
下一條:商丘,淮海戰役尋硝煙上一條:沒有了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