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商丘 >> 歷史傳說 >> 紅色革命故事 >> 瀏覽商丘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李館人民抗日支前斗爭 紀實(3)

2013/5/8 14:42:09 點擊數: 【字體:

    激流險灘送親人

    1946-年8月下旬,李館村黨支部接到區委特急通知,大意是:火速動員青壯民工28名,擔架7付,到吳莊寨兵站報到。共產黨員、村干楊福德同志接受任務后,立即組織動員民工,四人一班,抬著7付擔架很快來到吳莊寨兵站,接到傷員,隨著定陶縣來的20多付擔架出發了。

  炎夏酷暑,烈日當頭,熱得人們瑞不過氣來。同志們在敵機不斷襲擊下,經過3天4夜的急行軍,這天太陽平西時,來到山東鄰城北約70華里的黑虎廟黃河渡口停止前進了。共行程約600余華里。

  黑虎廟渡口,是沿黃河我軍南北交通的主要渡口之一,也是敵機封鎖襲擊的重點。這里水緩淤多,接傷員的大船不能靠岸,必須趟100多米的淤泥灘才能上船,而且敵機又不斷的襲擾,燈亮前必須搶渡過去,否則就不能把傷員渡到北岸。當離上燈僅個把鐘頭時,接傷員的大船開過來行至二灘拋錨不前了。船上的同志向南岸高喊:“同志們,船走不動了,請你們抓緊時間趟水把傷員送過來”。常言說:“黃河水面善心惡,趟不好就把人沖跑了。”面對鋪天蓋地一眼望不到邊的黃水,滾滾東去,暴哮如雷,誰也不敢先下水。這時候,共產黨員楊福德耐不住了,把鞋一脫,緊了緊腰帶背起一位傷員送到船上。急忙轉身上岸,又背起一位傷員,面對大伙深情地說:同志們,我們都是老區來的窮哥們,這些同志為咱們打仗負了傷,流了血,幾百里咱都抬過來啦;難道剩這幾步就不敢趟了嗎?李館的民工跟我來!”大伙在他忠懇地言行激發下,抬的抬,背的背,你幫我,我幫你,不大會把20多位傷員全部安全的送上了船。

    壯志臺

    1946年9月初,隴海出擊首戰告捷,劉鄧大軍為捕捉新的戰機揮師北上。一天下午,國民黨五十五軍一個營乘機侵駐李館村;村內群眾大部由地道轉移出去。蔡大娘因兒子蔡雙進遭鬼子毒打致殘不能起床,母子二人只好躲在家聽天由命。突然一群敵兵闖進屋里,翻箱倒柜,盆罐不安。一個歪戴大沿帽的小個子軍官發現床上躺著一人哼聲不止。質問蔡大娘:“他是誰?為什么躺在床上不動?八成是八路的病號?!”大娘忙答:“他是我兒子,病倒四、五年啦,不信您看”未等大娘說完,小個子軍官一嗽嘴,一個大個士兵伸手把雙進拉下床來拳打腳踢,用槍托搗著罵:“你他媽的裝的挺像,不是個八路也是個游擊隊!”蔡大娘撲向前去抱住兒子苦苦哀求:“老總,別打啦,俺就這一個苦命的孩子,要打您把俺打死好啦!”小個子軍官瞅了瞅,東墻打西 旮旯,除了破破爛爛,沒有一樣值錢的東西,暗想就是把她娘倆打死也榨不出啥油水來。嘴里嘟嚷一句:“真倒霉!”怒氣沖沖地領著一群惡狗出門了。臨走捉去3 只老母雞不說,還一把火將蔡大娘院里的柴垛點著了。

    夜里,蔡大娘燈下望著折磨得半死的兒子,怒火難平,從鍋合上掂起菜刀悄悄地摸到南堤下沿,發現敵人扯的臨時電話線數條(據說是通往指揮部的主線),她用盡全力,把電話線剁為數段。不幸被敵人發覺,將她綁在堤下老柳樹上,嚴刑抽打,她咬緊牙關,怒視敵人,最后被敵人槍殺在大堤上。李館人民為追念這位堅貞不屈的老媽媽,在她英勇就義的地方筑一高臺,取名“壯志臺”。
  
    千里風雪送軍鞋

    1947年農歷臘月初六,李館黨支部接到區委南下大別山運送軍鞋的通知。黨支部立即組織動員了160名強壯的民工,積極參加了這次遠途跋涉艱巨而又光榮的任務。

  經過一天一夜的緊張準備,第二天下午,在支前護送隊的保衛指揮下,每人一根扁擔兩捆軍鞋,隨著兄弟連的民工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夜里11點鐘翻過隴海鐵路,民工們甩開腳板,不分晝夜,火速行軍,短程日行80華里,長行100多里。沖過了敵人布下的條條封鎖線,繞過了蔣軍設防的座座火力點。第五天在通許以南進人了茫茫百里、路斷人稀的黃泛區。急進之中,天氣驟然變化,北風呼嘯,烏云滿天,箭桿似的小雨唰唰地下起來。民工們衣服被淋的啦啦滴水。在這茫茫的荒灘上、前不挨村,后不著店,怎么辦呢?李館民工是久經考驗的先鋒軍,不怕風吹雨打,在護送大隊指戰員的指揮鼓舞下,踏著泥水,頂風冒雨繼續前進。

    風在刮,雨在下,氣溫急劇下降。頃刻間細雨變成了鵝毛大雪。眼看著茫茫荒灘變成了一眼望不到邊的大雪原。民工們一步一滑,一步一跌,在那冰冷的雪窩里艱難跋涉一整天。天將黑時,才找到一個新遷來的村莊。大約有百十戶人家,沒有一間像樣的房子,全是用茅草、蘆葦搭成的章庵子。大隊通知停止前進,就地宿營,民工們3個一簇,5個一團,背靠背,肩挨肩地擠在一起,互借體溫取暖過夜。

    同志們好容易熬過了這個漫長的風雪之夜。炊事員剛剛把米下到鍋里,緊急集合的哨聲吹一響了。一位帶隊的指揮員對大家說,根據偵察員報告,追我們的新五軍一個營昨晚在西南加華里的一個集鎮上住下了。為了同志們和軍鞋的安全,我們必須火速出發。千方百計甩掉他們。民工們二話沒說,強忍著寒冷與饑餓,擔起軍鞋,迎著狂風暴雪又上路了。

  民工們被雨雪浸透了的衣帽鞋襪,在零下七八度的天氣里經風一吹,都變成叮叮叮當當的琉璃片了,眉毛胡子上都掛滿了冰花。一個民工幽默地說:“銀盔銀甲老天助,一夜須眉全變白了,老漢今年三十五,敢跟汽車來賽跑。”幾句話把大伙逗樂了,你追我趕一鼓勁又挑了20多里。

  呼嘯的北風把路上的冰雪泥水凍成了崎嶇不平的“狼牙”和"鋸齒”。民工們的布鞋怎能經得起這樣路面的磨擦。有的鞋底被磨穿了,扔掉爛鞋虧穿著布襪走;襪子磨透了,光著腳板走。二班班長董學生,個頭不大;精明強干,在打鬼子、捉漢奸、扒鐵路、送彩號等戰斗中曾多次立功、是李館有名的模范民兵。這次送軍鞋本來不攤他的班,是他主動申請參加的。在出發的第一天就咳嗽吃不下飯,同志們問他咋樣?他用手一拍胸膛說:“沒 問題!不信咱們比比,誰是頭站馬,誰打尾巴旗?!”他倔犟地咬著牙鼓動著大家前進。

    他的鞋早已磨飛了,兩只腳凍得像紫蘿卜,腳底板被冰渣扎得流血,他忍著劇痛一步一個血印走了10多里。連長發現了,請示領導批準發給他一雙軍鞋,他執意不穿,并說:“紅軍爬雪山過草地,赤腳草鞋行軍兩萬五千里,我光腳才走了這幾步算個啥 。⒚窆冊谒B強精神的鼓舞下,爭先恐后,一氣又走了30多里,終于把敵人甩掉了。

  不幸的是模范民兵董學生,因光腳踏冰流血過多,支持不住,頭一懵,眼一黑,栽倒在路旁。跟在他后邊幾個伙伴急忙上前抱住他呼叫,他掙扎著睜開眼懇求大家:“同志們,我不行了,請你們千萬把我擔的軍鞋交給戰斗在大別山區的親....... "就這樣支前大軍的模范民工、農民的好兒子董學生同志,在北風怒吼、狂雪疾舞的征途中和戰友們永別了。同志們用冰雪掩埋了他的尸體,又繼續前進了。前后經過14晝夜的艱難跋涉,于農歷臘月十五日夜里,終于到達目的地——呂潭兵站,勝利完成了運送軍鞋的任務。

   智奪軍車

    1948年夏,睢祀戰役大捷后,我軍乘勝轉移北進,國民黨主力新五軍尾隨緊追。一天午后,我華野一部駐魏灣集。李館民兵為防止新五軍襲擊,化整為零,分潛在老牛圈和堤北高梁棵里。支部書記楊朝起派胡廣田、王洪勛赴堤北一帶偵察敵情,行至崔龐莊(北距魏灣集約5華里)村頭,突然發現一輛卡車嗚嗚叫開過來。胡廣田、王洪勛立即伏在路旁高梁地里,暗暗監視卡車的動靜。只聽咔嚓一聲,卡車在村頭水井旁停下來了。從車上下來一個光頭敞胸滿臉大汗的家伙,站在井臺上東瞅西望不見行人,嘟嘟嚷嚷地罵空:“真他媽的倒霉!老子快渴死了,連個人影也見不著。”老胡心中明白,指著汽車低聲對老王說:“伙計,我進村找桶打水,你埋伏這里, 伺機捉活的!”老王點點頭。

    敵司機一看有人擔著水桶,拿著井繩走來,忙喊:“喂!老鄉,快、快,老子快渴死了。”胡廣田不慌不忙來到井旁笑答:“老總,想喝水嗎?家里有開水”“少羅嗦,大熱天有涼水就行,快打!”老胡急忙從井里打出滿滿一大桶水,輕輕放到井臺上,那家伙往下一蹲,低頭就喝。王洪勛見時機一到,緊走幾步,掏出***對準司機的后腦殼大喝一聲:“不許動,舉起手來!”那家伙乖乖地把手舉起來。胡廣田把井繩一扔,上前把敵人腰中的***摘到手,笑了笑:“對不起,請上車吧!”

  胡廣田、主洪勛押著敵司機把卡車開進了魏灣集,把這輛滿載軍火的卡車和司機交給了我軍首長。首長除口頭給予表揚外,還獎給他倆軍毯一條,并獎給李館民兵步槍2支、子彈4箱。

  英烈光輝照征程

    1948年7月26日夜,黨支部書記楊朝起率民兵執行任務回來,住在村里逃亡地主大院里。武委主任于步霄和同志們在客屋院,楊朝起獨守大門樓下,邊看守邊休息。不料于凌晨兩點左右,叛徒x x x勾引張盛泰二營營長王念德帶200多人槍偷襲李館,把大院團團圍住,數十名匪兵從后墻跳進院內,包圍了客屋院。村長趙運蘭首先發現了敵人,說聲“不好” 便中彈犧牲了。于步霄、趙松江、賈金成、賈書貴等同志一個滾身轉入客屋,和跳進院里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斗。敵人將一顆手榴彈扔到屋里,老于手疾眼快,伸手抓住,說聲“去你娘的吧!”轟的一聲在門外爆炸了,趁爆炸的火光,賈金成縱身把丟在院里的子彈和手榴彈又搶了過來,接著又是一陣電閃雷吼的爆炸聲。

    在打響第一槍時,楊朝起就握槍向客屋院沖去。在通往后院的巷道里與敵相遇,“口令!”一個“誰”字剛出口,叛徒已聽出是老楊的聲音,一梭子彈打來,楊朝起小腹上連中數彈,腸子流露出來,他一手握槍,一手捂著腸子,一個滾身轉到巷口儲糧坑里,他忍著劇痛高喊:“同志們,我們的援軍快到了。要咬住 他們,狠狠地打!”在激戰中同志們聽到老楊的喊聲,群情振奮,斗志昂揚。賈金成左腿負了傷,鮮血直流,他撕塊布將傷口一纏,拔出一枚手榴彈向敵群投去,在硝煙的掩護下,他大喝一聲沖了出去,于步霄、趙松江、賈書貴等同志齊聲吶喊,殺聲震天,英勇出擊。在區隊和兄弟村民兵的援助下,打退了敵人。優秀的中國共產黨員、李館人民的好兒子楊朝起同志,因流血過多光榮犧牲了。為了緬懷他,李館人民把烈士血染的儲糧坑叫做“英烈坑”,并在他犧牲的高坡上修墓樹碑,以志永念。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民權網 作者:王冠群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