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樣(1874-1940) 小名镢頭,綽號“老嘣嘣”(因經(jīng)常唱道情,嘣嘣擊鼓而得)。漁鼓藝人,后唱墜子。睢縣潮莊鄉(xiāng)趙樓村人,出生于貧苦農(nóng)民之家。十六歲時拜本縣著名道情藝人滑克同為師。數(shù)年后,便成為睢縣一帶的名家,在太康縣、扶溝縣、鄢陵縣、尉氏縣、通許縣、杞縣、亳縣、太和縣等地頗有影響,不少青少年投其門下。雖然口吃,但人們說他“說話結(jié)巴嘴,唱戲如流水。”演唱的曲目多為大段子,主要有《背泥人》、《蕉子羅》、《韓湘子度林英》等,以《蕉子羅》最為拿手。當(dāng)?shù)赜兄V語云:“聽了趙明樣的《蕉子羅》,三天三夜睡不著。”中年時期河南墜子迅猛崛起。順應(yīng)其勢,鼓勵其門徒學(xué)唱墜子,成為中華民國時期睢縣的最大墜子門派,其門 下占睢縣曲藝藝人的三分之一。他德高望重,教徒有方,弟子大多數(shù)書路寬,演技高。其中較為出名的有張至君、楊至春、和萬幫、蔡至清等均為雎縣有影響的墜子唱功演員;還有曹至幫、席長法等較為出名的墜子伴奏員;最小的徒弟閻文煥能拉善唱,1957年在睢縣藝人審查登記時被定為職業(yè)曲藝演員,直到1965年尚在行藝。他晚年生活清貧,改行從事針灸,于民國二十九年(1940)到安徽鄉(xiāng)間行醫(yī),當(dāng)?shù)氐耐降苡枰灾軡?jì),最后卒于破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