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2日,76歲的曹振海正在打掃他所管理的這個公廁。 陳巍高 攝
身穿綠軍裝,頭戴小紅帽,胸前掛滿各種獎章……10月12日,在河南商丘市南京路與平原路交叉口東南角的一處公共廁所前,記者見到了這位義務看管公廁13年的76歲老黨員曹振海,他正拿著拖布清理廁所內外的衛生。他用13年的艱辛付出和無私奉獻,為市民換來了方便與潔凈。
現年76歲的曹振海是一名老共產黨員、退伍軍人,曾參加過“西藏平亂”、“對越自衛反擊戰”等戰役,在“支川運糧”、“抗洪救災”等多項國家重大工作任務中,屢立戰功,并獲得河南省省委創先爭優黨員之星、商丘市五一勞動模范、全國義務普法先進個人、全國尊老敬老助老先進個人、城市管理法規宣傳教育先進個人等20余項榮譽稱號。
據睢陽區城市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孫學武介紹,曹振海老人在退休以后一直保持著樂于助人的雷鋒精神和熱心公益事業的奉獻精神,演繹著自己的別樣人生。2000年,他家附近建了一處公廁,由于長時間沒人清掃管理,廁所里污水橫流、又臟又臭。看到這種情況,曹振海便主動把這個公共廁所管了起來,義務擔任起睢陽區的公廁管理員。從此,曹振海便拿起笤帚、鐵锨、水桶,每天到公廁清掃護理,這一干就是13年,然而從2001年到2008年,曹振海從沒有領過一分錢的管理公廁工資,但他卻一直默默奉獻著。
當記者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時,曹振海微笑著說:“我作為一名老黨員應該為黨為政府分憂,為群眾干好事,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干好它,別人干的我干,別人不干的我也干,否則,我當這個共產黨員干啥?黨員就要發揚風格,這樣活著才有意義。活到老干到老,發揮余熱,為商丘做出貢獻。”
曹振海最初攬上這個活時,曾遭到家里人的強烈反對,但老伴石興榮很支持他的這個工作,并和他一起管理這個公廁。她說:“天天來這干干活,還鍛煉了身體,能聽到人家夸他干活認真,我也很高興。”曹振海還總是告訴家人說:“這個廁所是我第二個家,我舍不得丟掉。群眾夸你,領導認可你,咱干著比啥都有勁。”
直至2008年起,曹振海每月才領到200元工資,錢雖然不多,但曹振海卻很知足。他說:“沒有錢的時候咱都干好了,有了錢,咱更得干好!”前幾年,他幾乎以廁所為家,吃住都在公廁的小休息間里,后來,隨著肺病的加重需要每天吃藥,才搬回家里住。
大家都知道,清理公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里面又臟又臭,但曹振海每天都耐心地進行清理,一點一點地打掃干凈。據介紹,冬天的時候,水管凍了,曹振海就從附近的河里一桶一桶地提水沖便池,沖一遍要十多桶水,一天六七十桶水提下來,累得他腰酸背痛,但他從來沒有叫過苦,等他把廁所打掃干凈了,還把附近沿路的衛生也清理一遍。13年來,曹振海清理公廁用壞的笤帚就有兩百多把,用壞的水桶就有幾十個。曹振海老人風雨無阻的艱辛付出,使他管理的公廁成了附近的“星級”公廁,里面既干凈又衛生。
曹振海現在管理的這個公廁的背后是一片綠地,經常有附近的市民在此休閑游樂。附近居住的市民張小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2000年,這處公廁剛建好時,由于沒人清掃管理,廁所里又臟又臭。公廁能有今天,多虧了老曹!現在廁所里外都非常干凈,夏天也無蚊子無蠅子,每天早起我們路過的時候都能看見曹大爺在這個地方打掃衛生,他不僅人勤快,心眼也好,看到路邊有人遇到困難了,他還主動去幫助。”
商丘睢陽區城市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建東介紹說:“13年來,他作為一個老共產黨員,其中八年來是盡義務為大家服務,尤其是近年來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作為一個老共產黨員發做出了在平凡的崗位上不平凡的事跡,永葆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是我們黨員中一個優秀的典型。”
多年來,曹振海老人時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自己活到老,就要學習雷鋒學到老,只要別人有困難,就要想辦法幫助別人,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宗旨。(完)賈親親【原標題:河南商丘七旬老黨員發揮余熱 義務看管公廁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