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鐵這次展出的100幅作品,幾乎幅幅色彩濃烈如金,暖色調居多,呈現了他生命深處的一種始終蓬勃向上的激情。這種烈焰般的藝術視角感,總能給人以前進的動力,總能讓人感覺到人生時時處處充滿希望和生機。
中國油畫研究院創作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張逸文對黑鐵的創作很認可,他認為黑鐵的畫是極具潛力與張力的。張逸文曾這樣評價黑鐵:黑鐵的創新之處在于他把油畫刀作為繪畫的全部工具,把流動的色彩塑成凝固的光影。他崇尚并敬畏自然,認為美好的事物應該是簡單的,用畫刀的刮抹劃揉等手法來展示油畫的豐富肌理和張力,使畫面看起來既不失整體結構的色彩關系,又展現出景物的多重透視和空間感,彎曲的光影和迷離的色彩使他的多幅作品都像他的偶像梵高的向日葵一樣:背景上迸發著燃燒的火焰,表達出的質感像鐵一樣黑,一樣硬!以及他對事物的主觀感受和火一樣的激情。
引用這么大一段話,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有專家的評論定調,也就省得我苦思冥想一番,然后再裝模作樣地瞎胡評了,再一個是,像黑鐵這樣非主流的畫匠(按照藝術界的傳統,不能稱他為畫家),還是有主流的權威為他“撐腰站臺”的。雖然不入主流,獲得主流的認可對他今后的路只會有好處。
畫展上還有一幅畫很有意思:舞臺背后一個人微低頭靜坐在椅子上,二胡掛著,胡琴輕放,幕布的前面有一個女演員正在前臺表演的模糊影子。這是曲終人將散的預兆?抑或是從幕后走向前臺的遐想?以及曲間的小憩?不管你站在“雅”的角度,還是“俗”的范疇,皆能找到自己欣賞的方向。這個,也是黑鐵油畫的魅力所在。
題外的話
黑鐵往我的郵箱中發的他的介紹資料中有一部分《孝心文章摘錄》,其中有《孝心不可等待》的內容,看后讓人唏噓。從他這個小小細節中,可以看出他在默默地做著對傳統道德的傳播。因了這個,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我陡然生出對他的幾分敬意。當然,這也能和他的藝術聯系起來,藝術雖然高于生活,但畢竟源于生活,這也難怪他的畫中暖色那么多。黑鐵內心柔軟著呢!
畫展上有一幅黑鐵于荒野站在大架摩托車前的照片,姿態很張揚。黑鐵說,自己喜歡騎著摩托車于荒野狂奔,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一個字就是“爽”。向往無拘無束的生活,才會有不愿受拘束的畫風。
聽人說,黑鐵有“酒仙”之稱,“半斤八兩漱漱口,一斤二斤正常走”,所以,他邀記者去喝兩盅,被記者“嚴詞拒絕”了。要是放在前幾年,拉兩三個幫手和他還有一拼,只是近幾年酒量江河日下,英雄氣短,奈何!酒風和畫風,在他身上也是統一的,這有點意思。
參觀完他的畫,記者說出了兩個字:震撼。畫的藝術沖擊力讓人震撼,畫框和畫布也讓人震撼:兩者用料極為考究,都是國內最好的材質。黑鐵說,他想盡力把自己的境界升華成一種不做第一,但求唯一的蒼涼,這種蒼涼就叫精神不死。他還準備拿出一部分有震撼力的作品去法國等歐洲國家進行系列巡展,這讓人很期待。
10月13日是“九九重陽節”,也是敬老愛老的節日,在此日,舉辦“宋金洪、宋占威父子畫作慈善義賣展”,可見是有特殊用心的。如果你方便,最好帶上家中的老人去看看。文/圖 本報記者 侯國勝【原標題:烏金的黑與烈焰的紅——寫在黑鐵油畫義賣展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