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義,男,漢族,1956年出生于河南省民權縣王橋鄉,1970年8月參加工作,現為民權縣戲劇家協會主席。
金德義1973年開始登臺演出,師從豫東著名生角老藝人張德新(藝名大毛)學藝,后又探索學習黃(黃儒秀)派藝術,先后把豫劇《黃鶴樓》、《提寇》、《南陽關》等成功地搬上了舞臺。1980年,金德義作為豫東流派代表參加河南省豫劇流派匯演,嶄露頭角,受到了觀眾和戲劇界的好評。在學習創新中,金德義把張、黃兩派藝術糅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酣暢淋漓、激越高亢”的唱腔藝術風格,是豫東小生流派的主要繼承人。 多年來,金德義先后主演了《南陽關》、《王寶釧》、《楊宗英下山》、《黃鶴樓》、《反西唐》、《十五貫》、《合鳳裙》、《狀元魂》、《逼上梁山》等30多部古裝傳統戲。他不但擅演小生、須生,還能演帥生。金德義先后輾轉演出于河南、山東、安徽、山西、河北、江蘇等地,深受廣大觀眾的好評。
1981年,金德義在原商丘地區青年演員匯演中,被評為優秀演員;1982年在河南省青年演員匯演中榮獲一等獎;1988年在全國首屆中青年豫劇演員電視大獎賽中榮獲熒屏獎;1990年獲豫劇新星杯百花獎;1999年獲商丘市首屆戲劇大賽特別獎;2001年12月,在河南省駐村工作文藝匯演中獲優秀獎。1998年6月,金德義參加河南電視臺《梨園春》欄目演出。
1988年,他主演的《狀元魂》由河南人民廣播電臺錄制播放,1989年主演的《斷腸王妃》由河南電視臺錄制播放。他主演的《南陽關》全劇和《韓信拜帥》、《潘楊訟》、《反楊河》選場由中國唱片公司錄制成磁帶、唱片,在全國發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河南人民廣播電臺、青海人民廣播電臺、開封人民廣播電臺等相繼播放了他主演的《南陽關》。《河南日報》、《河南戲劇》、《河南廣播電視報》、《鄭州晚報》、《開封日報》、《邯鄲日報》等報紙先后對金德義的演唱藝術進行了報道。金德義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商丘市戲劇家協會理事,民權縣戲劇家協會主席,國家二級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