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文化交流 >> 瀏覽信息

傘的由來與收藏

2016/5/31 14:25:29 點擊數: 【字體:

傘的由來與收藏

  傘,古稱為“蓋”。即遮陽擋雨之用具。
 
  據《傘物紀原》載:“六韜曰:天雨不張蓋幔,周初事也”。《太平御覽》也引《通俗文》曰:“張帛避雨,謂之繖,蓋即雨傘之用,三代已有也”。由此可見,古人最初把傘叫作“蓋”,由于是用絲帛制作而成,所以又稱作“繖”。古時:“繖”與“傘”兩字相通,到了唐朝,李廷壽所著《南史》和《北史》才正式為傘定名。此后就都用“傘”這個名稱了。
 
  傘在古代除了遮陽擋雨之外,還被列為達官顯貴的裝飾品和士大夫權勢的象征物,俗稱“羅傘”。帝王將相出巡時,長柄扇、“萬民傘”左簇右擁,乘坐的車輿口張著傘,表示“蔭庇百姓”。到了后魏時期,根據官位的不同“羅傘”的大小、顏色都有嚴格的區別。這種習慣一直傳襲到了明朝。
 
  我國是最早發明傘的國家,據《史記》“舜以傘自桿”之說,傘在我國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但關于傘的來歷卻一直傳說紛紜。一說:“春秋末年,巧匠魯班之妻云氏為丈夫送飯,因不堪日灑雨淋,便巧手修竹,劈成細條,用絲相連,再將獸皮蒙于其上,這樣便收擾如棍,張開如蓋,雖稱之為傘。二說:黃帝與蚩尤在涿鹿大戰,黃帝的戰車上有五彩云氣象蓋子一樣籠罩,遮擋了敵人的水火煙毒,人們得到啟發而發明了傘。另外還有:麗人游春,荷葉遮陽之說;樵夫行路,蒲葉擋雨之說等等。
 
  紙傘是漢朝以后才出現的,唐時傳入日本,十六世紀傳入歐洲。意大利藝術大師達·芬奇受傘的啟發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個降落傘,十八世紀發明的傘齒輪,也是依照傘的截面形狀而設計的。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傘的制作工藝也發生了質的飛躍,其花色款式更是琳瑯滿目。除了我們日常所見的晴雨傘、情侶傘、時裝傘、折疊傘之外,尚有:桿柄如杖、結實耐用的助步傘;小巧別致、充滿童趣的兒童傘;繡編勾織、雍容華貴的麗人傘;狀似涼帽、瀟灑實用的帽子傘;形式隱蔽、暗藏殺機的殺人傘;外秀內刃、掩兇藏險的刀劍傘;背景特殊、紅色一片的文革傘;其貌不揚、但歷史悠久的油紙傘;商味濃重,花樣百出的廣告傘等等。
 
  傘的形狀除圓形之外,尚有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其傘桿,即有竹、木、塑、鋼、銅、鋁之分;其傘面,更有油紙、絲綢、尼龍、塑料、平布之別。目前我們所見市面上最小的傘為:“牙簽傘”,其撐開后的直徑僅為7cm。而迄今為止,最貴最大的傘則是在四川瀘州第六屆國際名酒節上展現的,這把巨大的紅油紙傘高約8米,撐開直徑為12米,傘下可同時擺放12桌酒席,目前價值約10萬元人民幣。
 
  傘在我國的制作與應用雖由來已久,但將其作為一種收藏卻是鮮為人知的。筆者即可稱為此項收藏的先行者。在過去的10多年里我處處留意,癡情收藏了許多奇形怪狀的傘,如:地圖傘、報紙傘、兒童傘、生日傘等等。除此之外,我還收藏了眾多與傘有關的藏品,如:郵票、信封、明信片、畫片、年歷片、瓷塑像、文化衫等,使之形成了一個迷人的“傘世界”。
 
  目前,收藏傘的人已越來越多,他們在收集民間普通傘的同時,也紛紛把目光投向了“油紙傘”、“文革傘”、“廣告傘”和那些造型獨特的傘。油紙傘雖其貌不揚,但歷史較長,存世之物越來越少;而“文革傘”傘面和傘桿上的紅太陽、語錄、老三篇則展示出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因此備受青睞;至于那些企事業單位用于宣傳或饋贈的廣告傘,則更是市場經濟時代稍縱即逝的“寶物”,收而藏之,其樂融融。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燕趙都市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