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許昌 >> 秀美山水 >> 山水與品牌 >> 瀏覽許昌

懷藥商幫的輝煌記憶

2016/2/4 11:00:30 點擊數: 【字體:


    “十三幫(會館)一大片,比不上懷幫一個殿。”在古藥都禹州,流傳著這一民謠傳說。明清時期,懷藥商幫在全國十三個藥材幫會中鶴立雞群,單從其會館規模上就可見一斑。“南京到北京,沒有懷幫精。”懷幫會館開到全國各地,這句廣為流傳的話,則反映了懷商精打細算、精誠團結的精神。從懷川大地崛起的懷藥商幫,克服重重艱辛,最終取得了令后人敬仰的輝煌成就,成為中國商界著名商幫之一。懷藥商幫是如何發展壯大的?本期《厚重懷川》,我們來講一講懷藥商幫延續200余年的輝煌記憶。
 
    ■點點印跡見證懷商輝煌
 
    博愛縣博物館收藏著一件國寶級文物——清代《耕織圖》石雕。
 
    20幅精美的石刻,詳細記錄了耕種和紡織的全部工序。特別是織圖,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最完整的加工棉花的石刻。更重要的是,《耕織圖》石雕是懷商遺存的重要文物之一。
 
    “《耕織圖》石雕原本是博愛縣界溝鄉鄔莊村杜盛興商號民居的壓窗石。上世紀80年代初,鄔莊村民改建房屋,民居被拆,這幾條壓窗石搬遷到博物館被保護起來。壓窗石都雕刻得這么精美,可見杜盛興商號民居曾經是多么豪華。”3月28日,市懷商研究專家宋寶塘說。
 
    作為清代著名的懷商商號之一,杜盛興商號的發展壯大是懷商走向輝煌的一個縮影。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因長年戰亂,中原地區人煙稀少。朱元璋降旨,山西凡是沒有土地的農民,都要遷移到人煙稀少的地方去墾荒。在山西移民的隊伍里,一個叫杜堂的人帶著妻兒來到河內鄔莊。
 
    清康熙年間,杜家推小車向外地送懷藥,逐漸有了些積累,杜堂的后人杜盛興便在家鄉創辦杜盛興商號,經營起“四大懷藥”。為此,有杜盛興商號是用小車推出來的這一說法。
 
    相傳,杜盛興將藥材銷往山東時,當地人并不買賬,官吏還不時到藥行找點麻煩。一次,杜盛興在送貨途中發現一個人昏倒在路邊,他先讓病人服用了自己的藥,然后用獨輪車將其送到家中。事后,杜盛興得知這位病人原是濟南府的一位師爺。有了這位師爺的全力幫助,杜盛興終于在山東的藥材市場站穩腳跟。杜盛興從此立下誓言:“不賣次品,不牟暴利。”這一原則成為該商號一直堅持的經營理念。
 
    后來,杜盛興商號將“懷藥連鎖店”開到全國幾十個城市,并成為北京老字號“同仁堂”藥店的地道藥材專供商。清道光年間,杜盛興商號又將麝香、朱砂、黃芪、黨參等名貴中藥材納入自己的經營范圍,商品銷往北京、天津、上海、遼寧營口、浙江杭州、山東濟南、湖北武漢、廣東廣州等地。
 
    ■懷藥貿易網覆蓋全國
 
    清朝中期,較大規模的懷藥商號有杜盛興、協盛全、李廣盛、馬泰豐、徐新合、郭廣合等100多家。這些商號走出懷川,到全國各地開分店。
 
    隨著貿易版圖的不斷擴大,懷商在行商過程中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路途越來越遠、行棧租費越來越高……于是,懷商集資在各地建立懷幫會館。
 
    清康熙二十八年,懷慶商人在武漢修建的藥王廟——懷慶會館,是懷慶商幫正式形成的重要標志。落成于清同治十一年的禹州懷幫會館,占地15畝,總建筑面積9360平方米,建筑規模宏大,贏得了“十三幫一大片,不如懷商一個殿”的美譽。
 
    “懷藥商人從焦作出發,舟車轉運,渡黃河入汜水至禹州。然后過社旗,入唐河、襄河,南下武漢、長沙、廣州、香港等地。禹州和武漢是懷藥南下途中兩個最重要的中轉站和集散地,所以,這兩個地方的懷幫會館規模最為宏大。懷幫會館的修建也體現了懷慶商人的謹慎細致,他們在每一塊磚上都刻了‘懷幫’的字樣,以保證建筑質量。”宋寶塘說。
 
    會館相當于各地懷商的辦事處。會館的出現,大大促進了懷商的生意發展,各地懷商紛紛集資開設會館,遼寧營口、山西太原、北京、天津、山東濟南、河北祁州(今河北安國)、陜西西安、河南禹州、湖北武漢、四川成都及香港等中國有影響的城市及有影響的藥材集散地,都修建有懷幫會館。
 
    建有會館的地方,就有懷商的“連鎖店”。懷商在武漢建立了三個專業性藥棧,即“忠興棧”“三合公”“三成公”,后懷商在新安街占據有藥幫一巷、藥幫二巷、藥幫三巷、藥幫大巷、懷安里等地盤;在天津設立有“同德藥行”“協盛全”“杜興盛”“新復興”等藥材行棧,專營“四大懷藥”,總存貨量在萬件以上;“同德藥行”在香港等地設有分莊,專門辦理出口交易手續。
 
    鄭州大學教授崔來廷整理大量史料,勾勒出了懷商的貿易網絡:懷慶至亳州線;懷慶至上海線;懷慶至杭州線;懷慶至南昌、吉安一線;懷慶至廣州線;懷慶至光化和襄陽線;懷慶至重慶線;懷慶至成都、茂州、松潘線;懷慶至漢中線;懷慶至安康線;懷慶至太原線;懷慶至北京線;懷慶至天津線……
 
    這些貿易網絡如同一張龐大的蜘蛛網,而分布在各個城市的懷幫會館,猶如一個個節點,調節著網絡上懷商、懷藥、懷貨源源不斷地流通到四面八方。懷幫組成的這張貿易網絡,促進了懷慶與各地的商品交流,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懷幫興盛的文化之源
 
    明清以來,懷商經過數百年的勤奮經營,逐漸顯示出雄厚的經濟實力。相關資料記載,懷藥商幫“千金之家,比屋可封”“集資巨萬者,頗不乏其人”。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懷商為何能躋身中國名商之林?沁陽市地方文化研究專家鄧宏禮說,懷商中有一句名言:人勤地不懶,經商靠苦干,利從勤懇來,天上不掉錢。吃苦耐勞、不畏艱辛是懷商的創業之本。
 
    市懷商研究專家程峰認為,在管理制度上,懷商借鑒了晉商的管理辦法——東掌制度。東家和掌柜相分離,類似于現在的董事長和總經理。掌柜從事具體的經營管理,東家不加干涉。即便現在,東掌制度也是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
 
    在實踐中,一些商號逐漸突破傳統,大膽創新,使得商號得以長盛不衰。協盛全商號在人事制度方面堅持選賢任能,決策集中,拋棄了封建的長子繼承管理體制,實行人才選拔制度,把家族中最優秀的子弟投入到商海,并使其科學化和常態化。杜盛興商號嚴格遵循“不賣次品,不牟暴利”的原則,全國各地的杜盛興商號同質同價,與當今的連鎖經營頗為相似。
 
    懷商做生意,尤其看中人的誠信和社會聲譽。譬如,掌柜會故意在藥店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地方放置一些小物件,以此考察學徒小伙計的人品,以保證賣藥人誠實厚道、童叟無欺。遇到萍水相逢的困頓之人,也不乏藥商慷慨解囊相助。遇到年景災荒,藥商們出醫出藥、出錢出糧,救濟饑民百姓。
 
    懷商還很注重整合歷代醫藥學家的論述和藥典記載,打造“四大懷藥”品牌,并借助藥王孫思邈在懷川行醫的歷史傳說,通過修建藥王廟、敬奉孫思邈,建立系統的懷藥文化。在當地甚至我國臺灣和東南亞等受懷藥文化影響的地區,姑娘出嫁時,壓箱寶物中總少不了一段系著紅繩的干山藥。
 
    “懷幫各個大商號都有一套自己的經營規則、管理經驗和理念。這些規則、經驗和理念,都是懷商通過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經營與發展積淀下來的,是懷商經濟長盛不衰的關鍵所在,也是我們可借鑒的寶貴財富。”宋寶塘說。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焦作晚報(2015-03-31)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吳道子故里一古寺驚現珍貴壁畫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