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喜迎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11月1日上午,由許昌市委宣傳部、許昌市文化新聞出版局主辦,許昌市群眾藝術館、河南宇寶鈞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迎十八大中國鈞瓷詩聯書法展暨許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開館儀式”在市群眾藝術館門前舉辦。市人大副主任李榮華、市政府副市長秦春梅、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格慧、海南省書協副主席、海南省詩社副社長韓秀儀應邀出席了儀式。
許昌市文化新聞出版局局長張琳在講話中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祖先創造并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文化財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延續,見證著中華民族悠久厚重的歷史,其保護和傳承工作具有國家意義和民族意義。許昌地處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原腹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目前我市已經擁有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1項,各級非遺項目傳承人146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取得了可喜成果。《鈞瓷燒制技藝》項目已經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鈞瓷文化已成為我市著名的文化品牌和燦爛的城市名片。鈞瓷以“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使其極具觀賞價值,鈞瓷作品不斷作為國禮贈送外國政要和友人,成為我們與世界加強交流、增進友誼的橋梁和紐帶。
本次許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通過場景再現、實物見證、圖片記憶、文字說明等形式,較為全面地展示了我市51項非遺項目全貌。其中包括復原的禹州古藥鋪場景、復原的古戲樓、復制的傳統手工技藝石象豆腐制作過程等。同時還新增了剪紙、泥塑等傳統民間手工技藝內容,讓廣大群眾通過切身感受、感知到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魅力,對于擴大“非遺”的社會認同感將起到積極助推作用。在開館之際,還組織了“迎十八大中國鈞瓷詩聯書法展”,展示了歐陽中石先生、李鐸先生、韓秀儀先生等知名書法家以鈞瓷為主題創作詩聯100余幅,楊志、孔相卿、任星航等大師的精典鈞瓷作品200多件,是我市書畫、鈞瓷藝術較高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